铁路版许三多的故事: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不平凡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张戈亮


发布时间:2022-06-09 浏览量: 信息来源: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活着就要做有意义的事”,电视剧《士兵突击》里许三多的名言,更是这位西成高铁线路上的“安全卫士”常挂在嘴边叨叨的口头禅。

90后的张戈亮,比同龄人少了几许浮躁、多了几分沉稳。2012年从陕铁院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毕业以来,工作中他勤学肯干,坚持不懈,一遍又一遍,从萌小白到技术大咖,诠释了一个铁路版许三多的故事,先后组织完成中国铁路西安局管内300公里的高铁线路精调,确保了高铁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proxy.jpg

作为西成高铁守护者,在2019年高铁外部环境安全隐患大会战中,主动放弃休假,轻伤不下火线,连续60天工作,累计消除隐患316件,确保了西成高铁运行安全,8年的时间也完成了从线路工到技术员的蜕变。先后获得中华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全国铁道团委“新线争章”、立功竞赛“尼红奖章”、国铁集团“全路技术能手”“全路首席技师”,陕西省“技术能手”,并取得全路高铁线路工技能竞赛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一)迷茫之中的醒悟

2012年8月,张戈亮毕业后分配到陇海线一个沿线工区,成为一名线路工。在经历了入路后短暂的兴奋后,很快对每日捣固线路、检查扣件、紧固螺栓等重复作业产生厌倦情绪,对工务工作的辛苦劳作产生抵触情绪,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让他一度心情低落,甚至一蹶不振。多少个漆黑的夜晚,对着夜空发呆、沉思,一次次的拷问自己:“我的青春在哪里?我的梦想在哪里?我要从哪里站起来?”在矛盾中他度过了一段时光,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保尔卡察金的故事所打动。

回想工区老师傅们默默无闻干着自己本职工作,却不抱怨、爱工作、爱生活的态度,决心要改变自己,从适应环境、学好业务开始,做全新的自己,做向上的自己。

(二)精益求精的执着

2013年11月,张戈亮有幸被单位抽调参加到大西高铁预介入工作,正式触电高铁。

高铁维修天窗是夜间凌晨作业,天窗时间长,设备检修标准和要求高,而且需要操作很多高精尖设备和仪器,夜间设备隐患发现难,很多老师傅都感到“头痛”。他没有被困难吓倒,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虚心请教工长业务知识。一有空就学习《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维修规则》、《铁路工务安全规则》等规章制度。慢慢的开始独立做方案,算料、标注、改道、回检等一系列精调流程,跟师傅跑遍了每一个道床板,弯腰测遍每一个枕木头,率先掌握轨道板精调作业流程,带头制定出一套更加适合于现场的精调作业方法,在反复锤炼中,他的业务技能得到逐步提升。

付出总有回报,在2016年全路高铁线路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的成绩,被授予“全路技术能手”。

(三)越是艰难越向前

2017年5月,他来到了西成高铁参加开通前联调联试,西成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穿越祖国南北分界线的快速通道,能否确保这条新蜀道的安全运营举世瞩目。特别是鄠邑至新场街45公里连续长大坡道,线路地质条件恶劣,隧道群密集,海拔落差1000米,昼夜温差大,线路坡度大,对线路质量提出了更高标准,对设备检养修、应急处置提出了全新课题,是摆在面前的重大使命。

面对挑战,作为高铁人,他别无选择。暗下决心做西成高铁的安全卫士,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守护这条高铁千堑的绝对安全。2017年底西成高铁开通在即,联调联试中发现新场街道岔动力学指标超限,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影响西成高铁按期开通。为尽快解决这一棘手的问题,张戈亮从设计原理入手,啃数据、找偏差,分析道岔数据,经过数个昼夜的煎熬,找到问题根源,并于铁科院、施工单位等一起制定优化解决方案,保障了西成高铁按期开通。

(四)汗水浇筑成功路

白天,他学习钻研高坡线路设备特点,查阅高坡铁路资料,向车间干部、技术人员请教遇到的问题;夜间,他放弃休假,主动请战,每月坚持20天以上参加天窗作业,每晚坚持对设备进行徒步检查,参与制定长大坡道区段作业标准7项、安全保障措施8项、高坡技术材料写实8套、内燃机牵引轨道车作业标准1套,长大坡道日常设备检查方案5套,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高坡线路设备检修维护方法,2年多来他累计发现安全隐患100余处,他所负责的线路区段没有出现一次重大安全隐患。截至3月底,西成高铁安全运营846天。

韶华之光,青春之芒,少者血气方刚,青者地阔天广。张戈亮立足岗位,扎根高坡,做高铁线路上一颗默默无闻的道钉,做那颗夜空中最亮的星,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铁路,为新时代高铁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陈彦军 田庆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