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探索高职高专国际教育中课程移植与本地化策略


发布时间:2022-03-30 浏览量: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扩大教育开放”,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近年来,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到教育国际化的大潮流中,甚至有些省份将国际合作办学作为高等职业院校评优的必要条件。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软件技术为主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扩大教育开放”的政策,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学院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于2013年设置了软件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方向),自此开始了国际合作办学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二、中加合作办学项目简介

软件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方向)设立于2013年,隶属于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加拿大圣劳伦斯应用文理与技术学院(简称SLC)联合举办的中加双文凭学历教育项目,它由河北省教育厅批准,并已在教育部备案。

该项目由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系牵头,引进北美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整合中加双方优质教育资源,注重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不出国门便可与加方学生同步学习国外专业课程,零差异对接国际大学,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中加双文凭。学生完成学业的全部费用不到留学费用的1/10。在学习期间,优秀学生还有机会免学费赴加拿大对等交流。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选择直接就业,也可选择到国外合作院校继续深造或移民。

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课程设置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学生走向世界搭建了很好的平台,但在引入国际先进教育模式时,因为办学双方国情学情的差异,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如何更好地融合中外双方院校的特点,兼顾中外双方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至关重要。

课程体系是指各类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包含合理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如果外方的课程体系直接拿来为我们所用,肯定会“水土不服”,所以必须结合双方学情,进行一定的取舍和改革,而这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摸索和调整,以找出最佳方案。

该合作办学方向初期主要基于CPA(Compuer Program Analysist)项目。它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多所院校同步开设的计算机软件类项目,以培养计算机高端程序员为目标,在加拿大各所院校可等效置换。合作办学项目专业课程与加方CPA项目相同,同时加上ESL英语的约600学时课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因为在完成加方同学必须完成的专业课的同时,我方学生还要完成大量的英语课程,而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本来英语入学成绩就参差不齐,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压力很大。

根据合作办学项目规定,每年的5月份和10月份,SLC都派主管领导和专业教师到我院进行教学中期检查和教学交流。于是,借加方来我院交流的机会,我们提出了关于课程体系改革的问题,指出因为英语课业的问题致使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完成CPA项目的全部课程,提出裁剪掉一些在我国国内市场非常小的大型机开发相关课程的建议。经过仔细论证和探讨,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采纳了我方建议。同时,结合加方提出的进一步增加ESL参考课时和训练强度的要求,以及学生的现状,参考其他兄弟院校的英语设置经验,我们决定增加英语授课课时。此后课程体系实施下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状态有了很大改观。

改革之后的中加合作课程体系侧重于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通才而非专才教育。然而,如何让学生在学习JAVA、.NET、PHP等多种开发技术的同时,尽量兼顾学习的深度,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于是,我们在课程内容上,除了满足加方要求必须教授的知识点之外,又进行了适量的补充。由于学生的学习时间是固定的,所以我们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最大限度地增加对学生信息量的有效输出。

四、课程移植与本地化策略建议

经过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方向)近四年来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一套课程移植与本地化所采用策略的指导思想及方法。

(一)指导思想

在现有合作框架的前提下,对于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限度地完成专业课和ESL英语的学习,必须采用一定的策略,科学安排课时和授课内容。经过多方研讨,我们明确了进行课程移植的指导思想。

(1)面中找点。因为中加方向开课种类较多,必须清晰地找到每门课程的着力点。例如,经过分析和研究,发现软件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方向)课程总体分为三大领域开发,即Web应用程序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和移动应用程序开发,辅以游戏开发、嵌入式开发基础。找到课程涵盖的开发领域,也就是“面”之后,再找出每个面中最核心的课程,精心打造该门课程的内容。

(2)提取主线。根据众多课程的特点及内容,提取相互关联的重点课程。根据每一门课程的性质和主要研究内容,划分出该课程隶属的开发领域及与其密切相关的课程,像穿项链一样将这些课程穿成一条条“课程线”。

(3)辅线适度。因为课时总数有限,必须合理取舍,非重点课程要安排适度。这里一定要根据软件开发市场的人才需求,动态确定主线辅线的内容。我们主要通过专业限选课的形式,对主线课程进行课上补充,同时辅以课下作业和在线课堂等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

(4)合理安排。软件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方向)课程数量较多,必须合理安排这些课程的顺序,以一根专业成长主线贯穿,使这些课程的知识效果最大化。这里所说的合理,首先是指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合理。课程开设顺序必须仔细推敲,环环相扣,科学合理。比如,我们先开设程序设计课程、数据库基础课程、界面设计课程,再开设.NET桌面开发相关课程,因为前三门课程分别为第四门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程序设计思想、数据库支持、UI设计三方面的支持,所以必须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开设,否则会影响学习效果。其次,合理也指课程的分布必须符合学习和记忆规律。比如,同系列课程必须由浅入深,而且为了防止学生到最后一学期忘记之前课程学习的内容,我们通常将一门主干大课分为几门小课,根据难易程度分散在不同的学期。比如,数据库类课程,我们分别开设了数据库基础、MySql、数据库开发与设计、综合项目实训四门课程,分散安排在不同的学期或者同一学期的前9周和后9周。再如,ESL英语最早开设在第一学年,但是,英语本身就是需要不断使用、经常练习、强化记忆的课程,如果学生为了应付加方考试而在大一通过ESL测试,后续学年应用不足,加之专业课课业繁重,那么很有可能出现到了大三英语水平反而不如大一的情况。于是,经过反复与加方沟通和探讨,我们把ESL课程分散到了每一个学期。

(5)借力打力。课程种类多而导致课时数量相对较少,一直是中加方向面临的困境,但是合理利用课程之间的联系,可以巧妙地借力打力。换句话说,在讲授一门课程的同时,其实也在复习和巩固另一门课程。采用迭代渐进式教学情景设计理念,以同一个项目为载体,将课程所有知识点进行重新整合,根据具体课程的知识特点,从不同角度和侧重方面,将项目制作成若干个版本,尽量减少学生花费在项目需求等方面的重复劳动,以渐进式提升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6)培养通才。让学生学会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知识面广,综合素质强,后劲儿足,是中加合作办学的目标,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一定要时刻注意这一点。只有学会学习,学生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技术更新迅猛的软件行业立足生根。

(二)移植方法

根据每门课程的不同特点,我们分别采取了不同处理办法。

(1)直接嵌入。此类课程我方院校和加方院校都有开设,且讲授内容非常相似,因此直接拿到我们的课程体系中来。例如MySql、网页制作。

(2)修改升级。有些课程中加双方都开设,但二者所采用的开发语言不同。例如.NET系列课程,加方开设了VB.NET课程,我方开设了C#.NET课程,鉴于现有软件开发市场中C#.NET的欢迎度和排名更高,经双方研讨,决定将VB.NET升级为C#.NET课程。

(3)同等置换。有的课程加方开设了,我方没有开设,但是,我方开设了若干门课程与之类似,这样,就用我方的几门课程来置换加方的一门课程。例如,加方开设了一门当代职场,我方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因此用这三门课程来置换当代职场,这样既避免了课程重复设置,又兼顾了中加双方的公共课要求。

(4)辞旧迎新。有些课程非常小众,即使开设,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也非常狭窄。例如大型机系列课程,虽然在欧美拥有一定市场,但在中国只有少数上市公司使用,专科学生几乎没有机会。因为学生要完成数量众多的专业课学习,还要通过ESL考试,时间相对紧张。所以,我们砍掉了大型机系列课程,增加了ESL课时。课程体系在历经多次研讨、修改、验证、考察、微调之后,变得越来越合理。

五、小结

在国际化办学的大潮中,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院校当仁不让。面临国际化的办学模式和办学要求,以及我国高职高专生源现状,如何更好地兼顾中外双方需求来完成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至关重要。本文结合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方向)近四年的实践与探索,给出了课程移植与本地化的策略及实施案例,以期抛砖引玉,为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国际化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