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2-03-30 浏览量: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改革的背景

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今后将是一个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时期。文件指出,高职院校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操作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使创新创业教育在专业实践中得以体现。

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5月出台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深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内容单一且与社会脱节、教师指导创新创业的能力较薄弱、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应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改革,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创新实践平台,从而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特色办学。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教育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方式。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薄弱,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下述几方面问题。

(一)教学理念认识不足

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但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研究不够深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很好地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需求与学生的发展实际,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目标与创新创业人才需求不匹配。

(二)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专业实践能力。但是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并未真正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缺乏专业特色。教学内容偏于理论,教学资源不完善,缺乏完整的、有针对性的企业实践项目,不符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学模式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差,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

(三)师资队伍薄弱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主要是由校内教师组成,这些教师往往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不能将课堂内容与企业管理流程有效衔接。虽然也聘请一些企业一线工程师来校兼职,但企业教师不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受到课时与实训室设置的限制,实践教学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四)教学条件不完善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授课地点是实训室。实训室是按照专业组划分的,不同专业组的实训室区别不大且专业组之间的联系较少。实训室与普通教室相比,虽然空间结构做了明显改变,但是硬件设施的建设并不完善,企业氛围不足。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改革的原则和定位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进行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明确原则,科学定位。

(一)明确原则

1.顺应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科技创新与发展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创新型高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力。国际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实践型人才,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顺应时代发展,国家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职院校应科学有效地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加大力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开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从而进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锻炼。创新创业教育的落脚点是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使学生具备创新思维与创业意识,积累创业知识与经验,提高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从而实现个性化发展。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还可以引导大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3.深化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形成良好生态环境

创新创业素质教育肩负着国家使命。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深入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环境。要想深化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并使之形成一个良性的教学生态循环系统,就需要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培育体系。

(二)科学定位

1.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打造地方办学特色

区域经济的发展引导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高职院校应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出发,努力打造地方办学特色。地方高职院校肩负着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使命,其人才培养就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以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切实将地方区域资源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相融合。高职院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自身教学质量,打造办学特色,必须立足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突出区域特色。

2.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实现互补教学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难题。而创新创业教育为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为目标,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改革以专业课程为出发点,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的讲授与学习中,培养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及专业实践技能,从而增强学生的就创业能力,缓解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

3.依托校企融合创新实践教学,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实践教学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培养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实际操作能力。校企融合是实现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校企融合不仅可以完善教学体系,还可以将课题研究、专业竞赛、顶岗实习、技能培训、创业孵化园建设等生产实践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同时要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从而大大提高师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实践技能。

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新模式

随着创新创业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深入与发展,构建创新创业教学体系,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已经越来越重要。

(一)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加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从多层面、全方位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的实施,采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加强线上课程资源库建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基于大学生技术实践与服务社会的特点,将专业技能竞赛、企业项目、科研项目等引入到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二)构建并完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

1.提高校内教师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实践基地的硬件建设,还需要提升师资队伍的指导水平。通过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师资能力,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在实践教学中,要提高“双师型”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加强“双师型”实践基地建设,推动“产学研”一体化,丰富校内教师的生产实践经验。通过校企合作,校内教师可以获取更优质的软硬件资源,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紧密结合社会需要,实现专业知识的创新化和实践化,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提供有利保障。

2.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主动研究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项目引导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意识。实践教学项目与企业岗位需求及社会发展趋势紧密结合,教师通过承接企业实际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专业能力为学生分配项目任务;学生也可以自己组建团队,承接项目。这种项目化教学模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技能。

通过项目化教学,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熟悉企业项目开发流程,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岗位需求。

3.基于创新创业教学云平台,建立精品在线课程

高职院校基于校企融合共同构建创新创业教学云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教育在高职院校中的实施。依托创新创业教学云平台,改革教学手段和组织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依托创新创业教学云平台,教师还可以建立在线精品课程。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在线课程采取案例教学、角色互换、互动教学、头脑风暴、在线问题讨论、“摇一摇”点名等多种方式。不仅可以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还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依托校企融合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校企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具体项目的实施与练习,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达到实习目的。校企融合背景下,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还可以实现各个专业的资源共享,每个专业组可以建立自己的专业实训基地。通过专业实训基地的建立,学生可以在与企业生产实践相一致的工作环境中体验企业的生产模式与工作流程,应用所学实现技能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依托校企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可以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教学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通过竞赛的形式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开拓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引进企业一线工程师或专家来校开展讲座、培训,分享企业工作经验。

(三)以校企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为纽带,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内在要求。以校企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为纽带,加强校企合作,构建校外实践基地,不仅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实习平台,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可以为企业甄选更多优秀人才。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校企融合共建实践基地是实现专业建设、技能培训、技术研发、顶岗实习等方面的桥梁,是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企业实践,提升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平台。企业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会议、论坛等,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高职院校还可以聘请合作企业的一线工程师做兼职教师、开展讲座等。校内教师可以进入合作企业挂职锻炼,熟悉企业工作流程、掌握企业先进技能,将企业实践经验引入课程,提升创新创业课堂学习效果。

(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科学、公平、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促进人才整体素质的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应具有多层次、全方位、动态性的特征。创新创业教育考核评价体系要注重实践考核,加强项目考核,引入竞赛获奖加分等,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关注人才市场需求变化。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线上+线下”的考核方式,企业工程师与校内教师共同参与,根据不同角度、不同评估标准实施考核评价。

四、结语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改革,有助于促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与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一方面适应了国家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战略,有利于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另一方面,能够缓解就业压力,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同时对提升学生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新文,闫绍惠,崔秀艳   通讯员: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