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传承 匠心育人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探索“红色匠心”文化育人体系


发布时间:2022-02-22 浏览量: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发扬。红色基因承载了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不仅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源泉,而且是高职院校培养工匠人才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精神内涵。

近年来,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持以红色初心照亮办学方向,用红色文化滋养工匠精神,经过不断探索将红色基因与工匠精神有机融合,推动“红匠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同时开展系列红色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践探索“红色匠心”文化育人核心理念,打造富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红色匠心”文化育人品牌。

一、寻访抗战老兵,践行榜样力量  

抗战老兵的榜样力量,是红色基因的鲜活体现。为加强青少年的红色爱国主义教育,通过集结保定市莲池区武装部、爱国拥军促进会、太行博物馆等多方面社会资源,于2019年起连续年开展寻访抗战老兵活动,分别寻访了百岁抗战英雄贾正喜、抗日英雄高炭、李家旺、王树兴等前辈,在物质和精神上帮扶抗战老兵4人,慰问次数累计达到10余次,改善贫困抗战老兵的生活,为抗战老兵送去温暖与关爱。

通过聆听抗战老兵讲述那一段段难忘的烽火岁月,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革命历史,捕捉到更多历史细节,铭记更多抗战历史故事,并建立了抗战老兵档案。将抗战老兵事迹整理成精品学习案例,带动师生学习抗战老兵精神、践行抗战老兵使命,充分发挥抗战老兵的榜样示范作用,激励了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促进学生的思想作风和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形成“双千成长、人人成才”“红色匠心”文化育人局面。

二、追寻“红色足迹”,践行红色传承

学院先后与保定军校纪念馆、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清苑地道站遗址、保定烈士陵园、太行博物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纪念馆等单位合作,挂牌成立学院校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余个。这些文化场馆为学院厚植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和平台。

依托河北省红色革命区域的资源优势,学校分别于2019-2021年组织学生奔赴河北省内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纪念馆等红色革命老区累计20余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深刻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接受红色革命教育精神熏陶。用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完整的历史,引导学生切身感悟革命老前辈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革命精神,诠释弘扬抗战精神让红色基因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三、讲好红色故事,践行红色精神     

将抗战老兵事迹作为大学生的红色教育素材,创新传播方式,构建全方位宣传矩阵,立体化、多角度、多维度推进抗战精神宣传工作。该校大学生国防后备连成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走进保定市中小学和大学军事展示、宣讲等多种形式对青少年积极开展抗战精神宣讲活动讲好红色故事,弘扬抗战精神。同时依托学院“两微一端”多媒体平台,推动宣讲活动“进宿舍、进网络、进课堂”,让红色基因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代代永续。

老兵在慢慢凋零,但抗战老兵的精神永不凋零。2020年,该校将贾正喜抗战老兵的事迹和精神拍摄成《初心·传承》宣传片,荣获全国职业院校“传承的力量”微视频大赛全国二等奖和河北省一等奖,并上线“学习强国”平台,视频的播放量高达237256次抗战老兵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激励更多学子传承红色基因,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融入灵魂,化为行动、化为自觉,做好红色精神传承的接力棒,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红色匠心”校园文化的滋养、塑造和沁润下,加强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格和坚毅的意志,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学生成才率和人才培养水平也得到了不断提高,实现了工匠精神养成和红色文化育人的同步提升。

(作者:翟丽娜 王春宝 安振山  通讯员: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