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发布智慧校园团体标准,引领教育新基建


发布时间:2021-11-15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客户端

11月13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新基建成果发布会。来自教育部、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部分“双高”院校,以及广东省内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相关领导及信息化建设负责人,与国内教育信息化领域专家、教育信息化知名企业代表参会,共同分享广轻新基建成果,探索教育新基建的方向。

微信图片_20211115093132.jpg

据介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前瞻谋划,以打造“智慧校园3.0”为核心,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聚合各类教育应用,打通数据“鸿沟”,建设教师一体化管理、学生一体化管理、行政综合管理、平安校园、高职院校大数据等系统,推动基于“互联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基于“智能+内控”的院校治理变革,稳步打造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广轻模式”。

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曾天山在视频讲话中表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级院校建设单位,不但在文化建设上成效巨大,而且在智慧校园上进步显著,并建议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与教育部职教所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探索出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广东省教育厅事务中心主任、电化教育馆馆长唐连章希望,广轻新基建取得的成果能够惠及广东省更多高职院校,将来惠及更多国内院校,共享新基建经验,回馈教育信息化蓝图,为教育信息化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华南理工大学副首席信息官、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陆以勤也对广轻新基建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广轻信息化部门使用包括中台技术、大数据、边缘计算、虚拟现实和融合现实等在内的大量新技术成果,为广轻智慧校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利用这些技术重构云上广轻,并将自身教学资源与同行分享,体现了广轻作为头部高职院校的担当。

在中山大学原信息与网络中心主任、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化专家郭清顺看来,融合创新是广轻智慧校园3.0的重要特点。“在高校信息化领域,经常把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应用教育发展当成两件事儿,或者始终是两层皮,不能够做到融合”,而广轻通过数字化转型,将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通过云上平台得以实现。

“顶层设计、云上重构,业务融合、数据融通,标准化中台,一体化建设,大数据院校治理。”在介绍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3.0时,该校信息技术学院院长、信息化建设中心负责人廖永红如是总结。

据介绍,“广轻新基建”具有四个特色:一是率先采用开放信息的云基中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三个中台技术,打造了可分享、可复制的高职教育信息化底座。二是建成了标准化一体融通的高职院校数据湖。三是实现校内业务全部上云,推动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是采用边缘计算,打造低成本的智慧教学环境。

据了解,随着广轻智慧校园3.0建设成效的逐渐凸显,广轻模式受到国内同行院校广泛关注,该校发挥双高院校引领担当作用,联合阿里云、科大讯飞等公司,制定、发布了“中台一体”的智慧校园团体标准,与国内多所院校开展信息化建设互助、对口帮扶,共建高校大数据生态。

会上还发布了“广轻新基建丛书”,举行两大建设规范——《智慧校园中台建设规范》、《高职智慧课室建设规范》标准发布仪式。与此同时,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联合阿里云、华为、科大讯飞、腾讯等知名企业成立的教育信息化“1+N”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揭牌。

作为广轻新基建的核心,广轻智慧校园3.0历时三年建设,形成广轻新基建《云上重构广轻之路》、《教育融合中台实战指南》、《数据中台数据标准》、《业务微服务设计与实践》、《一体化学生管理平台建设》、《边缘云智慧课室设计与实践》系列丛书,务实前瞻、体系性地总结了广轻新基建的心路历程、特色创新设计、里程碑建设、项目经验、保障机制等,形成了标准化、可复制的智慧校园建设指南,这一丛书将于近期出版。(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雷爱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