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职院多措并举打造人才培养高地


发布时间:2021-09-10 浏览量:

近年来,滨州职业学院党委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全面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克服疫情影响,坚持党建引领,在创新创业、产教融合、课堂教学、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实习实训、文化育人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加强制度建设和内涵建设,制订《滨州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管理办法》,组织各类师资培训,200余名教师获得创业讲师培训合格证书、SYB培训讲师资格证书,2名教师获得“优秀创业导师奖”;发挥专业优势,开发14个工种19个技能培训课程开发包,多个工种获批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和培训资格;大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奖1项、省奖11项;面向未就业大学生、下岗职工、企业职工、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开展技能培训,实现社会培训2500万元。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精准对接“十强”产业,牵头成立全国现代生活服务业产教融合联盟、全国高端铝智能制造产教联盟等八大职教联盟,组建中裕、中兴协力ICT等四个产业学院,与鲁南制药、山东京博、华纺股份等龙头企业共建冠名班62个,订单人数达3720人;与县区开展战略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园、附属康复医院,助力“学教研产城”融合发展;实施“学训赛创”融合教学模式,将行业标准、国赛重难点、“1+X”知识点融入课堂教学,制定培训计划,“一对一”开展帮扶,提高同学们的职业技能水平。

推行课堂教学现代化。完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优化升级云班课平台、开发移动端学习平台,提升课程覆盖面;制作线上云教材23本、课程标准51个,开发教学包126个;大数据管理平台分析显示,累计上传资源总数16.8万条,学生资源查阅745万人次,70%以上课程实现课堂教学“全过程、全行为、全内容”大数据记载。

加强专业建设提升。按照“以产业链建专业群,以专业群建二级院”和“以群建院、以群强院”思路,主动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和“双型”城市建设,重构护理、装备制造等8大专业群,专业群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达100%,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专业比例达21%,毕业生本地就业率40%以上;牵头制定本科层次职业院校设置标准、专业设置和教学标准,牵头修订全国社会服务类专业目录,开发1+X证书标准3个,“1+X”制度试点专业覆盖率达60%以上。

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着力提升教师“双师双能”,重点突破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促进教师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融合,打造技艺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双师型”队伍。柔性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后稷学者”赵善廷教授为“渤海学者”;选派45名教师参加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教师国家级培训、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省级示范培训,90名教师参加高职院校名师工作室和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提升在线培训;聘任77名企业行业有经验的专家、能工巧匠来院担任校外兼职、兼课教师。

坚持文化引领育人。举办校级“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打造思政“金课”,推进课程思政改革。聚焦高端、打造精品,每周举办一次鲁彬之文化沙龙、学术讲堂活动;汇编精华内容,结集出版《文化二十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磨砺工匠精神。目前鲁彬之学术讲堂已成为滨州市一道亮丽名片,为滨州市的文化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提升学生实习实训。投入1.5亿元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升级实训室100余个,完善实训基本设施和实践条件建设;与社会企业行业合作,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三星集团、山东远洋网络公司等40余家;发挥智能制造工程实践平台作用,面向全校、全天候、全方位开放,让大学生实习实训的参与率及受益率不断提高;通过工学云实习管理平台,对实习质量指标统计分析,提高实习过程管理质量,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滨州职业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