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推进校园建设“多元文化”融合优化校园文化育人功能


发布时间:2021-06-22 浏览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文化自信,他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的传承意义在于对传统的认同,文化的创新在于人类发展实践的内在要求,是文化发展的实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文化浸润、感染、熏陶,既要重视显性教育,也要重视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校园文化的系统设计中校本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多元文化”的融合,校园文化建设中“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的多维发展,全方位的展示了学院特有的核心价值和思想引力,塑造了学院的整体风貌,构成了学院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四五”期间,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把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上,巩固文化传承、推动文化创新、提升显性文化教育建设,增强隐性文化教育浸润,践行“德能兼融,行知合一”的校训精神,弘扬“鲁班文化”“行知文化”的价值引领,升级办学条件、提升内涵建设,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稳健发展,优化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一、传承优良的精神文化,坚定社会主义职业精神

依据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实际,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鲁班文化”“行知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基调,把实践与认知相统一,将职业精神与文化建设相融合,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爱校文化培养,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实践性、教育性共融的精神文化浸润。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办学历史,传承学院精神,丰富校园精神文化内涵;以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水平为出发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教书育人全过程,营造政治方向正确、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生态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以 “德能兼融 行知合一”的校训为精神指引,立足地方经济需要、致力于社会服务,深化校企合作,坚定社会主义职业精神,打造新时代职业精神育人平台;以爱校活动建设为常态化工作,培养爱校文化,厚植学院师生爱校荣校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营造“心系母校”的文化氛围。

二、打造高雅的环境文化,发挥校园环境育人作用

“十四五”期间,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将加强校园“硬”环境建设,通过校园内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合理规划布局,打造氛围儒雅的校园环境。体育馆、图书馆、校史馆、创新创业中心、“行知”文化长廊、热能文化展示馆等正在规划建设的系统工程,作为校园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载体,将成为校园文化标志性建筑阵地,为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提供支撑。

建设文化建筑模型、打造文化宣传阵地、完善学院形象识别系统、升级声光电改造工程等,打造建筑特色突出、办学理念鲜明、品味高雅协调的校园文化环境,使环境建设与学院文化同步统一,促进融合,丰富创新学院特色文化的表达,充分展现学院新时代社会主义办学理念和“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建设思路,把师生的生活需求与环境育人有机结合,增加绿化布置,加大生活园区的建设投入,推进餐厅文化、寝室文化的改造升级,真正实现“人”与“物”、“软”与“硬”的和谐统一,让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时刻发挥育人作用,提高学院的德育教育水平。

三、完善先进的制度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办学框架

制度文化是实现教育目标而制定的规范体系,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心。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办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院校为指导,积极建设“龙建院”特色现代职业院校制度,构建宏观制度框架,从而发展学院活力,激发教师潜力,增强专业竞争力、品牌特色创新力、社会职业影响力、地方发展驱动力,确保制度的导向性、科学性、发展性、创新性、可持续性。建立健全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制度的执行力,切实把制度目标转化成思想、行动自觉,以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实效性为依托,做好制度保障体系的创新和改革,促进管理效果的提升。深入完善民主管理与监督机制,推进学院党务、政务、事务的公开化、民主化、协商化,打通监督管理通道,规范公开程序,发挥党代会、教代会、工代会作用,使各项制度、监管机制与学院宏观框架形成合力,从而促进学院教育教学活动的高速运行,助推学院高水平、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创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的目标。

四、倡行高尚的行为文化,塑造和谐的行为环境

校园的行为文化是校园静态文化的动态表现,学院通过行为活动来推进教育教学、文化管理的正常运行,它是对制度文化的检验。行为文化的主导性、严肃性、科学性帮助师生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自觉的规范行为。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团结奋进,求实创新,传承奉献”的校风、恪守“敬业、善能、重导、爱生”的教风、倡导“惜时、善学、精技、求真”的学风、发扬“敬业奉献、协同奋斗、优质服务”的作风,以校风、师风、学风、作风为行动指引,全面推进学院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院始终以校风育人、校风领人、校风带人、校风管人为指向,以营造良好的行为文化目标,沉淀发扬学院的道德风气。工作中,学院加强对教职员工的制度约束和表彰奖励,持续开展教师技能大赛、“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全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坚定育人信念,将外在的规范要求内化于教书育人的行动中来,促进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学术建设。学院高度重视育人管理体系的建设,以思政教育贯彻“三全育人”的根本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有机结合。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学术科技活动、文体艺术活动、科技创新活动,强化社会实践服务、强化产教融合,鼓励学生走入企业、走进社会,促进职业理想信念的形成,激发学生精技求真的职业意识,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自主性发展,助理地方经济的全面复兴。

长期以来,学院落实领导干部行为准则、规范教职员工行为规范,健全廉政建设的长效机制,强化管理部门的作风建设,坚持加强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引导教育全院教职员工认真落实岗位职责,传承良好作风。

五、创建新时代特色文化,激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活力

1.创新五色文化品牌

传承红色基因文化: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红色文化贯穿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将龙江“四大精神”嵌入思政课程教学体系,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讲好红色故事,厚植红色精神,提升红色分化凝聚力。

打造银色冰雪文化:着力打造龙江特色名片,开发冰雪文化课程,开展冰雪竞技活动,营造冰雪文化育人新理念。

创新蓝色科技文化:以学术讲座、职教竞赛为媒介,以丰富的科技活动为载体,升级改造实训室、打造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组建科技社团、建设创新教师团队,营造科技创新氛围,推动学院蓝色科技文化发展,培养和扩展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发展绿色生态文化:加强学科建设中对环保、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文明层面的探讨和研究,加强媒体宣传力度,强化绿色教育理念。通过主题活动、讲座树立学生绿色环保理念,建设环境优雅、自然和谐的绿色生态校园文化。

传播金色农业文化:通过“三下乡”等活动的开展,传播金色农业文化,展现黑龙江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让学生深刻认识“黑土地文化”“农耕文化”“现代农业文化”。组织农业实践活动,参观农业生产全过程,提升对黑龙江区域文化的认识,培养扎根龙江、热爱龙江、服务龙江的指向和能力。

2.巩固非遗文化传承

非遗文化凝结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印记,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职业院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承载着文化传承的社会职能,与非遗传承的地域性标志高度契合。学院以非遗大师为引领,组建非遗研究团队,建立非遗大师工作室,成立非遗文化研究院,开发创新非遗成果,促进成果转化,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学院重视“非遗智慧”传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帮助学生开展技术服务和技术创业项目。打造“传承文脉 创造未来”为主题的“鲁班文化节”“非遗文化节”,通过展示展演、学术交流、互动参与,将非遗技艺与现代生活互融互通,推动非遗文化的生活化、品牌化、产品化。

新形势下,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坚定不移的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建设反映时代特色、符合基本国情、体现学院文化精神的校园文化,为整合校园文化精华、构建和谐文化氛围、充实校园生活内涵、提升校园办学品味提供强大支撑。

新媒体下,校园文化传播更加高效、简洁、开放、自主,网络的极速性和虚拟性,也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挑战,因此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多元融合的今天,在推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当下,校园文化建设更要准确定位文化特色,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精神引领,迎接挑战,积极引导文化传播服务师生。

文化碰撞背景下,学院的校园文化面临着传播主文化、扬弃外文化、创造新文化的挑战,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发展战略要充分挖掘宝贵资源,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景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