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站位 精准帮扶 促进对口支援合作共赢


发布时间:2021-01-19 浏览量: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承接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对口支援项目。2014年,在江苏省教育厅的组织下,江苏省8所高职院校对口支援伊犁职业技术学院,8所院校分别对口支援伊犁职院的8个专业领域,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支援伊犁职院的机电专业。8所高职院校共同对口支援一所新疆院校的对接模式,改变了以往一对一的单一支援模式,是江苏教育援疆的创新举措,在新疆也尚属首次。2018年以来,学校进一步落实《苏陕教育支援及职业教育东西部协作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对口支援陕西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按照“整体规划、分层对接、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围绕管理能力、专业建设、师资培训、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内容,扩大对口支援的辐射面,含盖高职院校和中职校,对口支援伊犁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商洛职业技术学院、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和甘肃榆中县职业教育中心,帮助受援院校加快发展,让受援学校拓宽了职业教育视野,更新了教学方法,优势互补,均衡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以项目为抓手,建立健全对口支援工作机制和考核机制

学校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创新工作机制,有针对性的落实对口支援工作。校办发挥协调和督查的作用;相关二级学院负责专业建设、师资培训和赛前指导等具体工作;教务处负责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实训资源建设指导等工作;后勤处负责对口支援院校师生的后勤保障工作。在建立了工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考核机制,将对口支援工作纳入各责任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年底对各责任部门对口支援目标达成情况进行考核。

以需求为导向,建立双向分层、点线面结合的对接机制

学校建立双向分层、点线面结合的对接机制,按照学校、二级学院、教学团队三层,针对不同的侧重点,结合各层级的工作内容,组织开展双方校领导、二级学院院长、一线教师交流对接活动50余次。通过双方院校校领导层面的对接,拓宽了对口支援工作宏观规划和指导的工作面;通过二级学院院长层面的对接,拉通了专业发展和师资培训的工作线;通过一线教师层面的对接,落实了课程改革、人才培养和大赛指导等具体工作点。通过双向沟通和对接,一方面,学校从受援院校的实际需求出发,制定了对口支援工作三年建设方案,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书,提高了工作的针对性。另一方面,也让受援院校了解了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增强了内涵发展的动力和信心。

以“四帮四提升”为重点,建立“四位一体”对口支援工作模式

以专业建设为平台,帮助受援学校提升质量内涵。学校投入42.5万,为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捐赠2台实训设备,分别为东风DF-1004轮式拖拉机和国机重工ZG3150-9A液压挖掘机,缓解了学生实训设备紧张的压力,有效改善了受援学校的实训条件。学校选派专家团队赴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商洛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师生开展专题讲座,结合学校骨干院校建设期间的办学成果,共享“四方三层、内园外站、共建共赢”办学模式和工业机器人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等建设成果,帮助受援院校优化教学资源,拓宽办学思路,更新办学理念。通过开展菜单式培训,对机电类实训室开展现场指导,提升了教师职教理念,拓展教师的技术视野,促进了机电类专业建设和发展。同时,学校接收伊犁职院教师挂职担任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负责人半年,全程参与该专业建设工作,并指导该院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申报新疆伊犁地区品牌专业。学校接收受援学校专业教师在工业机器人技术教学团队挂职锻炼半年,指导该院开展机器人技术相关专业设置调研工作,协助撰写专业调研报告。受援教师将比较先进的职教理念带回伊犁职院,形成了内生动力,有效促进了伊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发展。

以师资培训为重点,帮助受援学校提升队伍素质。学校建立专项培训机制,促进受援学校师资水平显著提升。2016年学校接收伊犁职院教师挂职担任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团队副主任半年,集中参与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包括资源库建设的组织、在线课程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具体工作。在学校教师的帮助下,挂职锻炼教师掌握了在线课程开发制作方法和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完成了实用新型专利的申报和学术论文的发表工作。通过实行教师间互帮互学、参与教学教研活动,挂职锻炼的教师初步掌握了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课程开发的方法,教科研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并成为受援学校的中坚力量。2017年8月学校举办“中职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暑期研修班”,来自甘肃榆中县职业教育中心的34名教师来校参加了研修,学校根据中职校的实际需求制定了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高了培训实效。

以协同培养人才为关键,帮助受援学校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学校以招生改革为契机,扩大西部地区招生名额,近三年在西部地区的招生计划数和录取数逐年增加。学校拥有优良的实训设备和教学资源,为受援学校的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和赛前集训等提供了有力条件。近三年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前夕,学校接收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师生团队来校开展技能大赛赛前训练,学校购置比赛设备、工具和耗材,安排经验丰富的教练全程指导。经过集训,指导教师的教练素质明显提高,学生团队成功斩获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实现了该校参加国赛奖项的“零突破”。在学校的帮助下,受援学校在技能大赛中成绩斐然,更关键的是,指导老师掌握了技能大赛选手选拔、训练、比赛的方法,为受援院校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秀成绩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以志愿公益活动为平台,助力东西部校园文化交流。近三年,学校立足精准扶贫,组织开展江苏省大学生“博爱青春”暑期社会实践项目—“行走的格桑花”志愿公益活动,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科技助力西部教育。三年来,累计接待来自西部藏区的少数民族学生138名,累计志愿服务达5200余小时,累计开展格桑花阳光课堂达100余学时;学校先后有15名志愿者前往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服务全州11所中小学、2000余名中小学生;在上海、南京和常州三地开展以科技助力成长为特色引领,以民族大爱融合为基础的探索营活动,带领西部学生参观现代化科技企业,为西部困难地区的学生送去迫切需要的科技、文化、教育资源,促进了东西部院校校园文化的交流互融。

对口支援工作的实施,架起了东西部教育资源平衡发展的桥梁,打通了东西部地域文化交流共享的渠道,编织了东西部民族感情交汇融合的纽带。学校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基本政策,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结合学校的专业优势和西部院校的实际需求,为促进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为国家脱贫攻坚做出应有的贡献。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甘迎春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