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接力 爱洒人间——器官捐献协调员薛瑾 奔走八年 为生命按下“重启键”


发布时间:2020-12-24 浏览量:

每一个打进来的电话,都可能是一个求救电话;每一个打出去的电话,都可能成为救人性命的电话。在生与死之间架起桥梁,便是器官协调员薛瑾的工作。出生于1991年的她,是西南片区第一位器官捐献协调员,也是全国第一批器官捐献协调员。

奔走8年,目睹过很多生命逝去,薛瑾的眼中没有疲惫,因为她看到了更多的重生。

一苇以航 不负韶华

薛瑾,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09级毕业生,是一名性格开朗乐观、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的学生。在校期间,她始终以“全面发展,完善自身”为主旨,在思想、学习、生活、实践等各个方面都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学习上,她敏而好学,学习成绩及专业技能操作均名列专业年级前茅,曾荣获2009-2010年度国家励志奖学金、2010-2011年度国家奖学金,同时利用休息时间攻读了四川大学的护理学本科,顺利取得学历及学位证书。

课余,她注重对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锻炼,担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分院学生会副主席,体育、舞蹈、书法、写作等多项活动均活跃着她的身影,被评为了学院“十佳共青团员”,并被成都市高新区授予2010年度志愿者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生活中,她具备刻苦专研和创新精神,参加四川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创业大赛,研发撰写作品“聋哑人的EM配件”荣获四川省三等奖。

毕业后,先后供职于成都军区总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2013年中旬,参加了全国第一届器官移植协调员培训,经国家考试,成为了具有资格证的我国首批器官移植协调员。

另一种选择  奔走在生与死之间

2009年,四川省人民医院建立器官移植中心并完成省内首例器官捐献手术,但那时并没有全职协调员,请公证员见证、来回奔走协调直系亲属签字等事项全靠医生自己完成。2011年,中心主任杨洪吉向医院申请配备专职协调员时,恰好被当时在医院实习的薛瑾听到,她立刻向杨洪吉毛遂自荐。

劝告悲痛中的患者亲属捐献器官,这在常人看来是个尴尬又残酷的角色。一开始,薛瑾遭遇家人反对。“但我就是想试一试。”

在我国,公民逝世后自愿捐献器官是唯一合法的器官捐献使用方式。自2010年3月我国启动器官捐献试点工作起,器官捐献协调员这个新职业便诞生了。联系“潜在捐献者”的家属,宣讲有关政策法规,协助完成捐献手续。……“帮助逝去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这是薛瑾对自己工作的理解。

当上器官捐献协调员后,薛瑾才发现这个岗位并不轻松。

2012年,薛瑾第一次跟患者家属沟通器官捐献。“当时特别紧张,去之前一直在想应该跟家属说什么,怎么说才能让他们接受我。”幸好,家属的捐献意愿比较强,薛瑾的第一次劝说还算顺利。

但接下来的10多例,薛瑾遭遇连续失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传统观念、风俗习惯、旁系亲属的反对等等。”

薛瑾回忆,曾有一个家庭来了20多名亲属。“这么多人盯着你,心里真的很慌。我跟直系亲属在屋子里谈,就看到外面的其他亲属一直朝他们摇手,让家属不要捐献。后来,我发现这个策略不对,我应该一个人直接面对整个家族的人。”

 

因为薛瑾工作的出色,四川省人民医院认为职业教育的培养在这种特定工作职位中具有优势。去年6月,医院在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专业应届毕业生中,又招聘了5名准器官捐献协调员。

“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移植手术,不知道谁会捐献出来,也不知道哪里会有器官匹配。”薛瑾说,因为器官移植手术几乎都是突发性的,而且容不得耽搁,因此和移植相关的医务人员必须随时做好工作准备。

确认器官质量后,5:30买机票,6:03从医院出发,6:30到机场,6:33薛瑾奔跑到柜台,与机场方面协调器官运营的绿色通道……这就是薛瑾的工作节奏。

去年国庆节期间,医院移植中心50多名医护人员连轴转,完成了10台器官移植手术,薛瑾和医院的另外8名协调员放弃了假期,为手术的顺利完成而奔波于各地。“7天假,我没有一天休息,走遍了省内各条高速,每条高速还给大家进行路况实时播报,有时凌晨实在不行了就直接停在高速路边上睡觉。”薛瑾笑着说。

充当爱的中转站 

至今,薛瑾已亲自参与协调了四川省人民医院120余例公民逝世后的器官捐献工作,成功完成脑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200余例、肝移植100余例。

器官捐献协调员总是承担着搭建两个家庭之间桥梁的工作,也常收获感恩与感动。

薛瑾说,3年前,云南一例受体得到来自四川的肾脏供体,起死回生,为表达谢意,这位母亲在两年来的每个周一,每个节假日,都会给薛瑾发来一条微信问候,传递她的感恩之情。

 

“若能相遇,我相信这双眼睛还会认出我!”一位母亲捐献了逝世女儿的眼角膜后,发给薛瑾的这则短信至今让人动容。在我国,器官的捐献是无偿的,并且对捐献双方采取“双盲”原则,即捐献方和接受移植方都不能知道对方的信息,他们之间的沟通全由协调员转达。

“很多捐献者的亲人都会问我接受移植的人过得好不好,他们把对方当成了自己亲人生命的延续。接受移植的病人和家属也常让我转达对捐献者家人的问候。”薛瑾说,器官捐献协调员是生命的参与者,见证着死亡与新生,同时也是爱的中转站,传递着温情和希望。

2016年的一天,医院重症监护室10号病床的患者宣布脑死亡,家属同意将器官捐献,肝脏被移植到了同医院另一位患者身上。12个小时后,受体手术结束,住进监护室,正好被安置在了10号床。

“12个小时前,一个生命逝去,12个小时后,一个生命重生,也许那位捐献者已经被火化,甚至家属已带着骨灰盒正在回家的路上,而在这里躺着的人则会带着捐献者的器官延续生命。”站在病床前的那一刻,薛瑾内心澎湃。

那天过后,薛瑾对生命有了新的感悟。“我们其实是生命的参与者,见证着死亡与新生、绝望与希望、放弃与坚守、欣慰与感动,用他们的生命来感悟自己的生活,好好活着,能够在身后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快乐的事。

8年来,薛瑾成功协调完成器官捐献300多例,让1500多名患者和家庭重获新生。

生命在不同的城市间接力前行,濒临死亡的人生也正在重新绽放。

在同学们眼中

她是学校的骄傲

是自己的榜样

在病人眼中

她是拯救生命的天使

是生的希望

她说

不尽狂澜走沧海

一拳天与压潮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