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职院“蓝绿红”三大战略,助攻青岛海洋攻势建设


发布时间:2020-12-17 浏览量:

青岛职院乘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与山东省省部共建“职教创新发展高地”之东风,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主动服务海洋强国战略青岛15大攻势战略需求激活人才培养的创新性与时效性,不断为现代海洋产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增加“砝码”

打造蓝色“王牌”专业  助力海洋攻势

一是青岛职院以“蓝色工程”为落脚点,着力打造“应用化工技术”“生物制药”两大王牌专业。青岛职院立足“海洋攻势”需求,精准衔接“蓝色工程”发展布局“校企合作”拉动专业进步,与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区域知名石化化工企业深度开展校企合作,相继成立了以企业冠名的“海晶化工班”“青岛石化班”“青岛碱业班”和“万华班”,校企合作共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共同提振行业经济发展生物制药专业深化产教融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下,牵头成立青岛市生物医药产教联盟,该专业现已成为山东省优质校海洋化工专业群特色专业、青岛市重点专业、青岛市五年制高职教育贯通培养试点专业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青岛职院与海湾集团、明月海藻集团共建产业学院,校企合作申报“健康管理”专业;与分析检测仪器生产商、第三方检测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建设“检验检测认证学院”,开发“大型分析仪器操作与维护”等技能等级证书有效激活灵活办学模式下的内生动力,打破办学主体桎梏,融通校企双方力量,共育新时代海洋化工领域人才;三是依托“海洋攻势”,打造“海洋化工专业群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青岛职院科研全面带头专业重点培育,依托国家级海洋化工专业群协同创新中心,校政企合作共建“一院一基地四中心”(简称114平台): “一院”即海湾学院,“一基地”即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中心”即山东省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海洋实验测试中心、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究中心、青岛市精细与专用化学品工程研究中心精准对接专业发展前沿,把握行业发展脉搏,力促“科研”提振“王牌”专业长远发展。

淬炼绿色志愿精神 擦亮青职名片

青岛职生物与化工学院志愿服务工作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为基本原则,全面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品牌化发展。在“专业背景支持志愿服务、志愿服务反哺职业发展”的志愿服务工作思路指引下,着力打造绿喇叭环保志愿服务金奖项目该项目曾获第三届山东青年志愿服务大赛金奖、全省“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山东省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9年,作为青岛市唯一推荐的高校项目,获得第一届山东青年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创建立项提名。

 2016年,学校与地方政府签署“绿喇叭”项目共建协议,拉开“金奖”项目志愿服务之路,通过“绿喇叭检测卫士”水质检测服务、“追溯清澈拒污染”治理行动、“美丽乡村同建设”环保宣传活动、 “点滴洁净在心”节水护水小课堂4服务内容,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为保障水源地水质、构建“有水皆清”的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绿色志愿服务”动能。近年来项目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百余次,参与志愿者约2000人次,志愿服务工时约21000余小时,其志愿服务活动先后被大众网、《半岛都市报》《青岛早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绿喇叭环保志愿服务项目以其较高的示范性和推广价值积极带动着青岛职院志愿服务发展浪潮以生物与化工学院为例,其结合各专业优势,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下,在环境保护领域持续发力,不断增强志愿服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培育和完善志愿服务品牌,分别组织实施了爱化学、海鸥志愿、火眼金睛、艺运健康4个志愿服务项目,在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同时,引导青年志愿者以亲历者的身份讲好“青职故事”,擦亮了“青职名片”。

激荡红色传承基因,潜心立德树人

青岛职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生物与化工学院坚持党建引领,为青岛市海洋攻势建设培养“红色育人”基因

一是打造党建教育品牌构建党员一站式导师制。青岛职院以促进实际工作为目标,按照党建教育品牌发展需要,实施党建创新工程积极发挥党员教师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全体教师做导师,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新模式并按照党员导师制要求,要求党员导师全程跟踪指导学生在校3年的学习生活,以全方位、多触角、大范围的引领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是强化红色育人,深化学生自我教育青岛职院积极开拓“体验式学习”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式,打造“传承红色基因——访老党员 忆红故事”红色育人品牌,学生党员带领广大入党积极分子、青年团员定期在青岛市或自己家乡所在地寻找、联系身边的老党员,挖掘和记录老党员的红色故事,并将采访稿件或访谈视频进行整理,统一编辑,选取极具感染力的故事汇编成册,形成有效的持续学习模式。三是抓好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守住思想政治教育领地。积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发挥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网络平台、党建宣传栏等意识形态宣传阵地的教育作用,以宣传阵地为抓手,不断筑牢育人阵地主擂台有条不紊推进全院教职工党员双周四政治理论学习和单周四学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及时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

                      通讯员 孙艳泽 梁利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