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帮扶强了产业兴了传承

浙江纺织服装职院利用人才、技术、资源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20-12-08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08日10版

不久前,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收到贵州省黔西南州山区一个小村传来的好消息——学校和当地绣娘共同开发的土布刺绣手包“山海恋”等4款产品,已批量销往上海,同时企业还接到一批公文包和手柄包的生产订单。那个用废弃羊圈改造、屋顶上有着7个马蜂窝的车间,正在热火朝天地赶工。

自2012年派出第一批骨干教师开展贫困地区对口帮扶工作,8年来,浙江纺织服装职院的专业帮扶从新疆、青海拓展到贵州。系统谋划、整合资源、组团援助、精准帮扶,学校充分利用自身在人才、技术及资源方面的优势,因地施策,助力脱贫攻坚,不断拓宽当地百姓增收渠道。

依托人才优势

精准扶贫对口援建 

“把教师带出来之后,就能把当地的学生培养出来,一批批走上社会,帮扶的目标就达到了。”3次援疆、在当地累计挂职5年半的浙江纺织服装职院教授、高级工程师祝永志,谈起在阿克苏扶贫的最深感受依旧是“扶智”。

阿克苏地区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一直以来是国内棉花重要产区,特别是长绒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中国长绒棉之乡”。然而,由于缺乏纺织加工工业和技术人才,当地百姓的收入基本只能依靠卖棉花,部分地区逐渐陷入贫困。《新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三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在阿克苏建设纺织工业城之后,最大难题就是缺少人才。

据浙江纺织服装职院科研与地方合作处处长吕秀君介绍,为解决当地人才培养方面的困难,学校先后选派3位骨干教师,援助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纺织技术的相关专业。此前阿克苏职院几乎没有专业和纺织相关,援建工作相当于从零开始——没有学生,就从机电系剥离出20名对纺织感兴趣的学生作为第一批培养对象;没有教师,就抽调其他学院的骨干教师,用传统的“帮扶带”方式,带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团队由此赢得阿克苏职院师生的高度赞誉。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阿克苏职院完成新型纺织机电技术、现代纺织技术两个专业的建设,并于2016年成立纺织工程系。在自治区优质校建设中,两校协同,通过制定标准、项目立项、成果申报等途径,不断推进阿克苏职院学科建设和实力提升。2012年以来,团队累计培训教师400余人,结对帮带徒弟31名,指导15人完成15门课程设计,5人主持申报厅级课题5项,9人完成部级教学成果并获二、三等奖。

“学生大多是当地少数民族,受到专业教育之后,还会留在这里工作生活。我们培养留得住的高技能人才以及纺织工人,就可以让这些孩子靠自己的力量为家庭增加收入。”考虑到当地“90后”学生理论基础知识薄弱、操作能力强的特点,祝永志还带队完成实验实训中心的建设,让这些留得住的人才有更好的条件提升实践与创新能力。

今年,阿克苏职院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在浙江纺织服装职院的协助下已申报成功,并在9月迎来第一批学生。

依托专业优势

精准构建培训体系

贵州省黔西南州东部山区山清水秀,这里曾孕育出流光溢彩的布依族传统刺绣,在当地百姓指尖上代代相传。然而,环境的闭塞使得当地绣娘普遍学历不高、创新能力不足,这一非遗技艺在当代逐渐褪色。

为协助贵州“锦绣计划”的实施,浙江纺织服装职院2018年多次派专业团队到当地考察,希望发挥服装设计专业特长和人才优势助力当地脱贫。“土布的款式单一,而且门幅最宽只有60厘米,很难用于批量化制作服装。刺绣比较缺乏时尚感,有些针法失传,当地很多人其实已经不会绣了。”时装学院教师韩纯宇跟随团队到册亨县考察后,刺绣产品面临的困境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60厘米门幅的布料?如何既承袭传统又能向市场化、精细化和时尚化发展?回到宁波后,韩纯宇组建了“手之造物·土布风尚”设计团队,利用节假日带领3位专业教师和9名优秀学生,针对黔西南州的土布和刺绣特点开始了产品研发。凭借设计专业特有的时尚感觉和眼光,团队第一期研发出6款新产品,将它们装进旅行箱带往贵州。

10余人的服装专业骨干教师团队,还为当地绣娘量身打造了纹样、配色等技能提升课程。不会新针法就手把手教,配色难懂就拿出图纸来讲解,找不到样板纸就用报纸代替。大多数绣娘不识字,又只会说布依语,有时只能靠一点一点比画。“当地连像样的剪刀都没有,我们就自己带过去。每次飞往贵州,拉杆箱里全是布料样品和刺绣材料,最多一次有80公斤。”韩纯宇说。

“和服装、时尚相关的技术和创意是我们的优势。精准扶贫,就是要利用强大的专业优势和高质量的师资团队,对传统技艺进行再改造。”在时装学院副院长王薇薇看来,进行技术扶贫,让当地妇女有成长和就业的能力,变指尖技艺为指尖经济,才能让她们真正脱离贫困。

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为扶贫攻坚出了一道附加题。学校的新一轮培训尚无法展开,但分隔两地的师生已通过网络密切交流起刺绣手艺,这和一年前的情景大不相同。“记得我们团队刚到当地培训时,村民没有积极性,迟到缺席是常事。沟通无果,团队只能以身作则,按时来到培训室,一直待到晚上11点送走最后一个绣娘。”韩纯宇回忆说,“‘扶志’还是起了效果,团队的积极性感染了她们,绣娘们不再安于现状,有了学习意识,听说一个当年零基础的绣娘如今成了车间主管。” 

截至2019年,学校已先后为贵州省册亨县、贞丰县、望谟县开办了3期绣娘素质技能提升培训班,共培训80位绣娘。她们中的绝大多数已在家门口顺利就业,不但带家庭走出贫困,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学校也在其中收获颇丰,王薇薇说:“育人是学校最重要的任务,参与此次扶贫的学生被激发出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了家国天下的胸怀,这对学生、学校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体验。”

依托资源优势

精准服务地方经济

人才和技术帮扶已获明显成效,如何进一步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将贫困地区扶上马再送一程?浙江纺织服装职院帮扶团队开始思考如何为产品寻找销路,如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如何推动当地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西北,祝永志团队草拟了“园区—学校—企业”合作框架,组织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与阿克苏纺织工业园区管委会对园区50余家企业进行调研,对企业的产品、用工进行分类统计,形成的调研报告为阿克苏纺织工业劳动用工规划提供依据。团队还带领纺织工程系和企业项目组进行团队攻关,突破了300支长绒棉纺纱技术,为当地利用本地长绒棉生产高支纱提供技术支持。

在西南,2019年年末,20多名贵州绣娘跨越山海来到浙江纺织服装职院,进一步接受关于时尚创意、色彩美学等方面的培训。据吕秀君介绍,当时学校以此为契机,向宁波相关企业发出邀请,为贵州土布刺绣提供展示舞台。宁波市服装协会获知绣娘“入大学”,特意安排了她们与企业的对接活动。

绣娘的绣片、土布引发了企业家们浓厚的兴趣。宁波张秋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掌门人张秋儿等企业家,专程组团前往贵州省黔西南州考察并进行项目对接,转化当地产品应用于生产达20余项。

此外,学校还不定期举办扶贫产品推广活动,带着刺绣产品参加文博会,让承载着时尚气息的传统手工艺走向海外。(通讯员 王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