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用“三种文化”涵养新时代“四有”接班人


发布时间:2020-07-28 浏览量:

日前,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将新编辑的《郭永怀事迹册》送交省有关部门,这也是该校挖掘“永怀精神”的重要内容。作为一所充满生机活力的年轻学校,威海海洋职业学院聚焦青少年成长的“拔节孕穗期”,坚守立德树人初心使命,秉持“明德尚能”的校训,系统打造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把思政教育抓牢抓实抓出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自建院之日起,就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通过“三种文化”涵养,培育新时代“四有”接班人。

茶艺表演.jpg

这里的传统文化,让人入迷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2014年9月迎来首批新生,目前在校生9428人。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进校园、到课堂、入心灵,2016年5月,学院成立了明德学院,作为思政教育和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同时也是传统文化育人的重要平台。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的明德学院按照“一个理念(传统文化工匠养成逻辑)、两个路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和体验活动)、三大平台(德雅传统文化馆、非遗传承馆、海洋记忆馆)、四个保障(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基本制度、学生课业评价机制、教师教学评价机制、教育成果评价机制)、五种力量(学生、教师、企业、政府、社会)”的思路,形成完整的传统文化养成教育体系,已开设《论语》《大学》《孟子》《甲骨文》等传统文化公共选修课50门,涵盖了生活常识、历史人文、专业文化、艺术美术、非遗传承等多个方面。

明德学院(孔子学堂)1.JPG

这里每一个教室都经过了精心装饰,大到环境装修,小到一个装饰品,全都与课堂的设置紧密贴合。在孔子学堂,数十张古色古香的书桌整齐排列,造型极具中国风,让人仿佛置身古代。负责人梁翠丽告诉记者,这个孔子学堂时全国539号挂牌的学堂,是有官方认证的。

据了解,选修传统文化的学生在三年内要完成6学分的学习,目前已累计有近2万人次参与选修,他们在这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穷魅力。学院还被团中央授予 “‘青年之声’国学教育示范基地”,是“荣成市中小学生研学基地”,除了面向全体在校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外,还面向全市3000多名中小学生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研学体验活动。

微信图片_20200728091356.jpg

这里的红色文化,洗涤心灵

2019年4月,由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师生参演,历时18个月打造的一堂永不落幕的思政课——红色话剧《佩瑜怀瑾》上演,将革命先烈郭永怀和夫人李佩先生光辉的一生进行了真实演绎,通过《佩瑜怀瑾》撬动红色革命文化传承,激荡起师生的爱国心、爱国情,《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山东教育台等媒体多次重点报道,山东省教育厅《教育工作简报》专版刊登。

荣成是革命老区,人杰地灵,先后涌现出170多位荣成籍将军、50多位省部级领导,战争年代6500多名英烈为国捐躯,红色文化源远流长。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同时也反映了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挖掘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大力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红色文化传承方面,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做到了极致。学院通过一话剧、一基地、一册,把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洗礼、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变成学生的一门必修思政课。

2015年,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开始筹划红色话剧《佩瑜怀瑾》,他们根据荣成籍革命先烈郭永怀和夫人李佩先生的事迹进行剧本创作,并成立大学生艺术团话剧社,组织演员海选。中间历经反复修改、审核,甚至将剧本整体推翻重新创作,他们聘请了山东艺术学院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艾杕指导,终于在2018年首演。

没想到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一举成为荣成话剧的一幕经典。几年来,上千名学生演员们参与到这幕剧中,他们在入情入境的表演中,接受老一辈革命家刻骨铭心的爱国之情,继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形成了届届接力,代代传承的良好氛围。

除了创作经典剧目之外,威海海洋职业学院还把郭永怀纪念馆作为思政教育校外基地,每年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组织新生参观学习,并已形成一项制度。他们深入挖掘郭永怀先生的强国奉献历程,将其整理成《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现代化强国—纪念郭永怀》校本教材,新生入学人手一册,为学生内化学习提供载体。

在“永怀精神”的激励下,学院参军入伍学生人数激增,2019年100多名学生报名,最终50多人入伍,占全市入伍新兵人数的21%,今年又有132人报名入伍;学生入党积极性高涨,递交入党申请书的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37%,现有学生预备党员32人,党员发展对象73人,入党积极分子293人。

微信图片_20200728091424.jpg

这里的海洋文化,传承文明

大海养育了荣成,千百年来,荣成成为了海洋文化最为丰富最有特色的地区之一。从大众信仰到日常礼仪,从饮食起居到民间艺术,无不镌刻着海洋文化的烙印。进入新时代,荣成市紧紧围绕“海洋强国”“海洋强省”等战略部署,传承海洋文化,加快向海洋经济强市转型跨越。

记者在海洋学院看到,这里处处都是海洋文化的痕迹,既有船系列、海洋生物标本系列等景观小品,也有海院号、海韵广场等标志性建筑。作为中国北方唯一的海洋类高等职业院校,威海海洋职业学院突出海洋文化因素建设,把专业、课程、课堂作为海洋文化建设与传播的主渠道,利用好“全国水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举办富有海洋特色的科普活动。

在明德学院,这里还开设荣成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把“渔家大鼓、渔民号子、渔家秧歌”为主体的“三渔”文化纳入课程,着手建设传统文化和特色海洋文化工作室。

另外,学院还开展海洋探秘、海防教育等富有海洋特色的德育教育,增强学生对海洋的情感,培养学生具有大海一样的性情、气质、品格,塑造一批又一批热爱海洋、投身海洋事业的有志青年。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刘勤显表示,作为高校,我们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微信图片_20200728091419.jpg

在这样的发展理念指引下,海洋学院的学子们踊跃参加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性活动,每年参与荣马、航模、热气球等各类大型赛事志愿服务达3000人次,年均累计服务时长4万小时;年均组织无偿献血活动2—3场,年均献血人数达1400余人;疫情期间,300多名学生志愿者为疫情防控前沿服务超过1.5万小时,近2000名学生奋战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一线,学生创作的以艺战“疫”致敬逆行者、同心战“疫”手语舞等优秀作品被推介到“学习强国”山东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