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师很“硬核”! 指导学生发明获国家专利,输出中国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2019-11-26 浏览量:

课堂上,他严谨、活泼,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课堂外,他参与起草行业标准,指导学生的一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把中国工匠精神输送到国际舞台。

他就是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分院教师杨仲元。哦对了,他还有个身份——海归博士。

1992年,杨仲元到日本埼玉大学留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在日本从事了6年的工程设计,完成了约100km的道路设计、10余座桥梁、5个混凝土大坝、2个隧道的设计工作。

2005年,正当事业处在高峰期时,杨仲元却毅然决定回国工作。他的想法很纯粹:在国外是为别的国家做事情,而回国后就是为自己的祖国谋事业。当时,日本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比中国先进不少。杨仲元认为,自己作为留学人员,就应该把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为国家出一份力,使得国家更好更快发展。

作为“浙江省海外高层次留学回国人才”,杨仲元最想做的事,就是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带回到国内。教育可以直接面向学生传道授业,培养交通工程建设人才。因此,他选择了进入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任教。

站上三尺讲台之后,杨仲元结合多年的国外求学、工作经历,探索出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杨仲元延续了在日本期间养成的严谨细致的作风,上课时的PPT和板书总是一丝不苟。同时,他吸收了国外教学崇尚发扬学生个性、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意见的特点,他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展开讨论。杨仲元总是有办法让学生集中精力参与课堂学习,打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他也因此深受学生喜爱,并获得了“浙江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

在课堂之外,杨仲元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他指导学生发明了一种异形断面结构的桥梁塑料声测管,取得了国家专利。他带领学生获得了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的多项二等奖、三等奖。他还组织推行“模型文化工作室”,带领学生制作江南水乡古镇模型,展现江南水乡集市贸易的繁华景象。学生兴趣盎然,还能在动手过程中巩固桥梁力学等专业知识。这个模型还获得了西湖艺术博览会的“模型作品最佳创意奖”。

十多年来,杨仲元练就了过硬的业务能力。他将学校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成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优势专业和国家级骨干专业,并着力推动产教融合,与交通行业、科研院、龙头企业共同构建“浙江省高等学校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同时,他潜心学术研究,发表论文20多篇,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的SCI、EI论文就有3篇,主编教材7部,参与起草交通运输部行业标准2部。

近年来,杨仲元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跟随“走出去”企业,在东南亚共建柬埔寨“海外鲁班学校”、泰国“丝路交通学院”,输出公路施工技术标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既是发挥中国技术,帮助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的一些国家,也为国际做点贡献。

在杨仲元看来,他最重要的身份是教师,无论自身取得了什么成就,都比不过看到学生们成长成才。他培养的学生很多已经成为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项目经理、骨干技术人员。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杨仲元的交通强国梦得以延续。

 

记者/刘赛赛 任汝乐 通讯员/冯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