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部长千字谈(21)】张春萍:做好正面宣传 积极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发布时间:2017-03-26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

7.webp.jpg

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张春萍

新时期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应当与国家和时代同频共振,坚定政治方向,肩负崇高使命,积极改革创新,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思想引领和行动准则,投身新闻宣传实践,努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大学肩负着育人使命,必须要坚持正确导向,敢于和善于主动发声、正面发声,鼓舞士气,澄清谬误,不断提高思想引领作用,做到“成风化人、凝心聚力”。  做好正面宣传,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坚持党性原则,增强政治敏感性,提高理论素养,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要加强对中国国情的研究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文化自信心;要注意将党的宗旨理念、行动纲领、政策方针与学校的历史传统、人文精神、办学理念相结合,多讲能够激励向上、引起共鸣的事实,多讲给人启发、引人奋进的话语,构建愿景一致、导向统一、使命分担的校园氛围,为学校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做好正面宣传,新闻宣传工作者要深入一线,讲好中国故事。总书记提出:“脚上的泥土、身上的灰尘,是时代给予的馈赠,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章。”新闻宣传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深入群众生活,察实情、动真情、说实话,采写鲜活生动、有温度、有感染力的新闻;要主动了解学校各项工作,了解先进人物的事迹,主动策划、及时报道,挖掘提炼事迹精华,增强导向和激励作用;要运用多种宣传形式扩大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全面展示学校发展的成绩,凝聚人心;要善于深入挖掘平凡人身上的亮点,讲好平凡而伟大的中国故事、真实而动人的校园故事。

做好正面宣传,新闻宣传工作者要更加了解用户,细分受众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差异化传播。在高校,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的教师以及不同爱好、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关注点有明显的差异。传播的过程,不仅是传递与认知,更需要情感认同。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在宣讲的主题设置、新闻的着眼角度、宣传的途径方法上予以区别,实现宣传内容对象化、宣传语言对象化;同时,还要强化受众的参与,及时吸收他们的意见建议,使他们在互动中参与、在参与中传播;要了解师生群体的需求差异性、相关性,通过丰富的、有感染力的内容,不断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亲和力,并通过交流、互动和分享,引导受众关注、满足受众需求、维系师生互通,从而不断提高传播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做好正面宣传,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充分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拓展主流传播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当今社会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的“新常态”,高校宣传工作者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充分了解传播终端的形态和功能、受众的心理和习惯的变化,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传播方式,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通过新闻网、校报、微博、微信、手机报、客户端等各种宣传形式进行融合宣传;要积极发挥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两种传播路径的优势,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为补充,展示良好的立体宣传效应,构建舆论引导的新格局。

做好正面宣传,新闻宣传工作者要注意时、度、效的统一。总书记提出:“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 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准确把握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时机,把握时代主题、找准时代焦点;要提升理论高度,把握好力度、深度和温度;要讲究舆论引导的实效,注意提升社会效应,产生良好的效益和效果;要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充分发挥新媒体及时传播、海量传播的特点,抢占先机、整合资源、占据优势、赢得主动。只有不断学习,加强实践,才能担当起历史使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切实提高新闻宣传的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