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部长千字谈(15)】邸燕茹:适应分众化传播趋势 传播好大学声音


发布时间:2017-03-26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


6415_结果.jpg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邸燕茹

当今,面对受众需求越来越多样,参与意识越来越强,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新闻传播日益呈现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新闻舆论工作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突出不同媒体的特色,传播方法多样,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高校新闻舆论工作也要探索分众化传播策略,传播好大学声音。

一是找准媒体受众定位,增强传播的针对性。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信息渠道的不同喜好日渐突出,没有任何一种传播媒介能吸引所有受众。面对信息获取渠道的增多,受众的主动选择性越来越强,差异化应运而生。为了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高校媒体要调整传播思路,每个媒体的传播对象不能再“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进行受众精准定位,从获取大多数人的注意力转为瞄准某一部分人,增强传播的针对性。具体讲,首先要找准传播对象。校园媒体的传播对象不仅局限于师生群体,要把与学校发展密切相关的上级领导、专家学者、社会媒体、海内外校友、学生家长等都纳入其中;要细分受众、精准定位,进行分众化、差异化传播,才能更具针对性。其次要摸清受众需求。不同的受众对学校的关注点是不同的。师生关注学校出台的重大政策和校园生活,上级领导关注学校政策落实、事业推动的情况,专家学者关注学校科研成果与成果转化,社会媒体关注学校对热点问题的回应,海内外校友和学生家长关注学校知名度、美誉度和品牌形象。摸清需求、满足需求,这样的传播才是有效传播。第三要打造合适的传播平台。在这个方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做法是,在办好校报、中英文网主页和新闻网、校园广播电视、官方微信平台的同时,针对向上级领导、学生家长、离退休教工、校友寄送《首经贸校报》,面向外聘专家教授每周发送中英文《首经贸电子报》,向社会媒体记者、编辑推送《首经贸媒体简报》。

二是健全优化媒体平台,突出媒体特色。作为学校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抓手,为实现新闻舆论引导的全覆盖,主流媒体必须健全。新形势下的主流媒体,不仅是校报、广播、电视、新闻网等传统媒体,也包括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主流媒体仅仅做到有还不够,还要优。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特点和优势,积极探索改版升级,打造媒体新形象,提升各媒体的影响力。积极推进传统媒体改版,改版校报,优化版面设计和栏目设置,加强原创新闻和深度报道;改版学校中英文网主页和新闻网,加强新闻报道的全面性和网站视觉形象;改版广播电视节目,推出视觉形象统一、内容系统的新闻类节目,选题广泛、贴近师生的微视频节目,春风化雨、打动人心的广播节目。建好“两微一端”公众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迅捷、视角和表达方式贴近、集合图文和影音传播的优势。

三是多样传播,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好的思想主题需要用通过多个渠道、多种方式传播表达出来,做到同样主题、多样传播,才会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达到好的传播效果。面对同一个新闻题材,校报要发挥其适合深度报道、能够进行版面设计的优势,挖掘亮点特色,讲述事实,解析原委,言辞权威;校园新闻网发挥信息量大、时效性较强和视觉形象直观的优势;电视节目发挥其视觉冲击力强、感染人的优势;广播发挥其到达率高、贴近性较强的优势;新媒体平台发挥其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多媒体性等优势,用“接地气”的语言模式,让受众耳目一新的呈现方式表达主题。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推出的学校第二食堂竣工系列报道中,校报选题重在整体展现新食堂全貌,学校电视台的节目让师生有了直观感受,而微信整合双方资源,以清新活泼的文字和小视频相结合,获得了2.2万次点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