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名部长千字谈(11)】王成:强化阵地意识 遵循传播规律 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发布时间:2017-03-26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


6411_结果.jpg

中国民航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王成

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恰逢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之时。在新形势下绘就新闻舆论工作的“高等教育篇”,是广大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时代担当。我们要自觉把思想认识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想实招、出高招将新闻舆论工作置于学校立德树人这一中心环节,强化阵地意识,遵循传播规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彰显不容忽视的地位,唱响主旋律、建好主阵地、打好主动仗,努力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种好责任田,传播校园正能量、提振师生精气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始终坚持“四为”方向,这就决定了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第一属性是政治属性,要将党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立场体现在实际工作中,清醒地认识到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校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当前,各种社会思潮、热点焦点问题在高校汇集扩散,传统的舆论引导方式在移动互联时代面临着网络新媒体的挑战,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学生了解资讯信息的内容甚至比老师更多更快。如果高校新闻舆论工作不担当、不作为,我们的青年一代有可能会被别人“网”走了。因此,要凸显校园新闻传播阵地的思想性,强调价值引领功能,坚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抵制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引导广大师生自觉摒弃低级趣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等精神垃圾,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使我们的校园真正成为大家的心灵港湾和精神家园。

尊崇科学、符合规律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高校新闻舆论工作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坚持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只有遵循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规律,才能不断提高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没有吸引力何谈感染力,没有影响力何谈凝聚力。高校新闻舆论引导要善于运用广大师生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喜爱并乐于接受的话语方式,带真感情、充满激情、富有热情地注重选题策划、讲好校园故事。要积极融合共享,借助新媒体手段,聚合学校、学院、学生会和社团组织等“两微一端”,发挥校园微媒体联盟的作用,广泛开展新闻报道和舆论引导,多开展分众传播、差异传播和互动传播,坚持不懈改文风写新风,努力打破思维定式,有力推动工作机制、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创新,才能提升我们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增强新闻舆论引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才能为学校立德树人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习近平总书记2.19重要讲话,为新时期高校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作为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要自觉练就真本领,乘势而上勇立潮头,坚守岗位尽职履责,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