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秉林委员:职业教育需大力发展,大学生创业要保持理性
发布时间:2017-03-06 信息来源: 中国交通广播
3月4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以及资深媒体人著名评论员杰文津做客中国交通广播两会特别节目《两会聊天室》,就现在中国教育存在的“高考难”、“职业教育不均衡”等问题展开讨论。
首先,对于现在普遍存在的“高考难、就业难”的问题,钟秉林教授表示,其实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高中时代,很快再过几年高考入学率就要从40%提高到50%,就意味着即将进入普及化高等教育时代,但是现在难在什么地方呢?上“好”大学难,就是说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同时现在最为主要的一个问题,应该是集中在就业难上,每年大批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毕业,但是社会到底需不需要这么多的学术性人才,这些毕业生的竞争能力到底够不够强,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引发了一个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问题讨论。
身为媒体人的评论员杰文津也表示,我小时候老师吓唬我们的一句话就是‘你要不好好学习啊,将来就去上技校’,这就是我是听的这个话长大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存在很大的问题。
钟秉林:我国职业教育存在三个方面问题
钟秉林教授从专业的角度,提出现在我国的职业教育,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观念问题。很多人总认为做这种技能型的工作会低人一等,认为孩子要成才又要出息那就都去搞学术、做学问,或者做管理去,这是一种观念的误区。第二个问题就是学校培养,怎么真正的面向需求,把这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培养好。学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培养职业人才方面也得下功夫去改革,不能都照搬综合大学的培养学生的方式。第三个问题,就是对职业型人才的重视。培养出来的职业型的人才应用人才他的社会地位如何,他的社会地位他的经济待遇是不是能在社会上得到充分的尊重。钟秉林表示把这几个问题解决好了,职业教育肯定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
杰文津:职业教育一定要做好分流制和容错机制
除此之外,杰文津表示,职业教育一定要做好分流制。这个分流制指的就是从很小让学生来选择以后是要从事的事,因为教育体系是分技能型和研究型的,就从很早的时候让学生自己就去做一个选择。同时,做好分流之后,还要有容错机制,让学生们在兴趣爱好发生改变时,可以进行一个人生规划的改变。钟秉林说,他到了一定的情况下,比如说各种情况发生变化,自己心理发生变化了,比如说我原来走这个技术的路,但是我发现我这个变化之后可能对学术感兴趣了,你还要给他一个通道,就能够再和高等教育和搞学术这个能够融会贯通融通起来,还可以走另外一条路他还可以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