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代表:修改职业教育法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发布时间:2013-03-07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6日讯(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记者 梅淑娥)全国人大代表李海燕说,听了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感到非常振奋,有三点感受非常深刻:一是报告对过去五年来政府工作进行了客观、务实的总结,我们国家在深入推进开放改革、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这一壮举,用数字说话,用事实印证。二是报告对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谋划,措施具体、创新,目标催人奋进。三是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体现了以人为本,持续求进,务实发展、构建社会和谐稳定。温总理的报告符合国情、符合民意,符合河南实际,也符合周口实际,深受鼓舞,完全赞同。

 

李海燕代表:修改职业教育法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李海燕在发言。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记者梅淑娥/摄


    李海燕是来自周口职业教育界的一名代表。特别是听了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更给了我们更大的鼓舞和力量。我作为一名职业教育的工作者,一定落实好会议精神,打造职业教育品牌,提升职业教育能力。具体来说,以专业建设为切入点,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围绕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按照企业需求设专业,依照岗位标准设课程”。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是我们学校今后着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卢书记、郭省长特别支持河南的职业教育发展,河南的职业教育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据了解,周口市委、市政府为把人口大市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对职业教育也非常支持。在东新区规划了一个5000亩的职教园区,同时也是河南省的重点示范性职教园区,学校在周口东新区规划的第一期300多亩土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及时地解决了新生入学难的问题,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第二期工程正在加快建设中,今年九月份投入使用,现在在校生1万多人,高职在校生6000多人,中职在校生5000多人,短期技能培训去年已培养学员超万人。高职教育2012年被国家三部委评定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中职教育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短期技能培训“海燕技工”被评定为“全国知名劳务品牌”。同时,学校是河南省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万人培训基地,现在毕业生供不应求,被教育部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周口市是一个有1200多万人的农业大市,有两个国家级贫困县,两个省级贫困县,怎样提高农民工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提高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质量,职业教育任重而道远,代表称一定不辜负大家的希望,把学校办大办强,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又好又多的各类技能型人才做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李海燕说,作为河南职业教育界的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为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她提三点建议:

    一是加大对农区职教扶持力度。河南是全国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一个没有技能的农民,靠打工挣钱收入微薄,一旦掌握了技能,收入倍增。好的职业教育意味着好的工种、好的待遇、好的工作条件。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迫切需要大量新型农民;同时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也急需提高自身素质和劳动技能,搞好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是一项功在千秋的事业。因此,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河南、对农区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为推进“三化”协调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撑。

    二是进一步落实好《民办教育促进法》,建议国家对中职教育、高职教育的支持项目上和在校学生支助经费上,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一视同仁。

    三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今天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这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已不能适应现代的职业教育,建议国家尽快修改职业教育法,以满足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

 

代表小资料:

 

 

李海燕,周口科技职业学院院长,全国人大代表,周口市工商联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