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刻不容缓


发布时间:2013-03-05 浏览量: 信息来源: 记者 黄辛 中国科学报
全国人大代表、东华大学教授严诚忠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强调:“必须优化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这样才能保障城镇化健康推进。”
严诚忠认为,应按照在2020年之前全国每年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的节奏及时规划与布局义务教育的配套跟进方案。只有子女就学得到有效的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才真正称得上“落户”的效果。
“我们不仅仅要以让孩子有书读为职责,更应把持续教育城镇化的有用人才为己任。”严诚忠指出,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人为造成了“农村教育”的概念与体系。所谓农村教育,说到底就是“条件差一点,质量低一点。反正是种地,不妨人才少一点”。城镇化有利于原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真正实现均衡化。因此要做好“义务教育后”的人才开发规划,通过区域内外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利用,有效引导区域人才发挥本土化特长为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他希望注重“顶层设计”,以人才开发为导向,探索以创新的思路建立具有多种层次与机制的有助于城镇化“转型”人员素质提高的教育平台。其中特别要强化的是普法教育、生态文明教育、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教育。
“在各地城镇化的进程中,特别要重视对现有的和可以"为我所用"的社会职业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严诚忠认为,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与架构中,唯有职业技术教育最为贴近城镇化发展中对应用型人才的强力需求。
他表示,现在教育经费相对充盈,“但其投资结构应向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优化的方向倾斜”。否则,仅靠现有的理论学术型导向的高等教育,很难产生大批应城镇化之需而培养的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