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有开阔开明开放的气度


发布时间:2013-01-10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步入了全新发展的时代。“关起校门办学”已经成为过去,现代学校必须“打开校门办教育”,在各种思想、信息、资源的交汇碰撞中获取最前沿、最重要、最有生命力的内容,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

  “打开校门办教育”要求学校具有“开阔、开明、开放”的精神特征。“开阔”是指现代学校应具有开阔的视野。当前,国内外教育改革日益深化,在教育理念、课程改革、质量评估等各方面有着大量值得借鉴的经验。学校要打开校门,学习、借鉴、吸纳最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成果,为自身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开明”是指现代学校要有宽广的胸怀。面对新需求、新思想、新主张带来的冲击甚至冲突,要主动了解,细心甄别,悦纳多方观点,博采众家之长,在冲击中寻求发展新机遇,在冲突中探求改革新突破,这是现代学校应有的胸怀。

  “开放”则是指现代学校要成为开放的学习平台。在传统学校里,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书本是知识的源泉,只有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而今天,学习在更加广阔的时空里进行,教师已不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各种学习资源汇聚在校园内外。家长、社区渴望参与学校管理,他们成为学校发展的同盟者。现代学校应打破固有壁垒,挖掘潜在资源,聚合各方力量,为孩子搭建丰富的资源平台。

  处在转型发展中的石景山区,积极探索家庭、学校、社区三方联动发展,努力通过“打开校门办教育”构建现代学校制度。

(北京市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主任 叶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