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企业提前半年“抢人”


发布时间:2012-12-10 浏览量: 信息来源: 齐鲁晚报
[提要]  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职毕业生的60%在30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有30%的高职毕业生在5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2011届高职学校66%的毕业生进入民营企业就业,成为推动中小微型企业产业集聚发展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

  本报12月9日讯(记者 常学艺) 9日,记者在德州多所高等职业院校了解到,虽然毕业生距离毕业还有半年多的时间,但是现在已经有很多企业为了收纳更好的技工提前到学校“抢”人,有高校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他们考虑的并不单单是就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踏入更高更好的平台。

  “我们班里的所有学生都已经出去工作了,并且大部分在外地企业。”华宇职业技术学院的辛同学说,他现在在烟台的一家物流企业实习,假如各方面顺利,发展机会还不错的话,明年就会与之签订劳动合同。据他介绍,与现在很多本科生求职难不同,他们可选择的企业有很多,来学校招人的单位也有很多,有的技工类的优秀学生待遇很高,且供不应求。

  另一高职毕业生周建告诉记者,他学的是机电专业,因为实践操控能力比较强,属于优秀学生,很早就被一个天津的公司“预定”,“是否选择留下还要看最后公司给的待遇怎么样,现在技术工人比较缺,我不愁没有好工作。”

  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张主任说,现在学校大部分的毕业生已经找到了工作,八成以上选择了外地,在就业压力日益严重的今天,高职毕业生能有这样的机会是很难得的,“我认为这主要得益于企业和学生都更务实了,企业看中我们学生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和上手能力,而我们的学生的要求也不像本科生那样高,更容易在企业当中寻找到合适工作。”

  前段时间,教育部发布了《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02―2012)》,2011年,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超过3000万人。中职招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数的48.89%,高职招生占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数的47.67%。

  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职毕业生的60%在30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有30%的高职毕业生在5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2011届高职学校66%的毕业生进入民营企业就业,成为推动中小微型企业产业集聚发展和民营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

  调查数据表明,近三年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平均为87.6%,平均月收入为2171.3元,两者均处于持续上升状态。统计显示,2006年至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2011年享有劳动保险人数为80.86%。就业起薪高于1500元的占55.2%以上。

  在全国100所骨干高职院校中,有50多所学校位于经济相对欠发达的一些城市,是支撑这些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人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