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产跨界合作的大手笔


发布时间:2012-08-08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人民政协网

姜大源
 
    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的教育。这种跨界的含义,充分地体现在:第一,在办学制度层面,它跨越了企业与学校的疆域;第二,在人才培养层面,它跨越了工作与学习的疆域;第三,在社会功能层面,它跨越了职业与教育的疆域。这意味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要“跳出学校看学校,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知识看知识”,也要“跳出企业看企业,跳出培训看培训,跳出技能看技能”,以逐步形成“合作办学求发展、合作育人促就业”的良性互动机制。
  但是,职业教育相对来说,目前还处在一个“弱势”的地位,一方面,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更多的教育投入;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自身的社会地位,还需要更多的认同。因而,当前,在我国市场机制还不成熟的现阶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不能只是市场行为。在这里,政府行为——教产合作机构的建立、教产合作政策的制定、教产合作项目的实施,向全社会昭示的正是鲜明的国家行动、国家态度。
  所以,政府,特别是职业教育的主管部门,在促进职业教育跨界发展的催化、加速和实现的进程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导向作用、支撑作用与激励作用。
  作为教育部职成司教产合作处成立以来与企业签署的第一份合作办学协议,《教育部职成司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职教领域发动机维修专业合作项目协议》的签署,就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政方针——“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更加具体化了,就将职业教育法关于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内容更加落到实处了,就将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机制——企业的社会责任、学校的育人义务、政府的调控职能更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
  跨界的职业教育必须要有跨界的大手笔。教育部与潍柴动力合作办学协议的签署,就是第一个跨界的大手笔。它将传统的教育领域的话语体系,与传统的经济领域的话语体系,集成起来成为一个新的话语体系。我们相信,跨越教育与经济的界域的话语体系,将为“政、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赢得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系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