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协同创新的角色定位与价值追求


发布时间:2012-07-20 浏览量: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关于“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重要讲话,内涵深刻,意义深远,为我国高校改革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启动实施“2011计划”,标志着“协同创新”正在从中国高等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变成提升我国高校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具体行动。这里,笔者以江苏为例,就高校协同创新谈一些想法,或者说几点冷思考。
 

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角色定位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三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五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上述各类创新主体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合理的,也是比较明确的。在几个层面上准确把握大学在协同创新中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
    一是在社会大系统中,大学扮演的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中心的角色,应该努力成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摇篮,自主创新的基地,经济发展的发动机,思想和文明的辐射源,政府和社会的智囊库。
    二是在国家科学技术创新体系中,“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是解决国民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在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中,高校是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高等学校是传承人类文明、传播先进文化、促进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是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
    三是在协同创新中,“2011计划”项目经费属于教育科目,因而是由高校而不是其他创新主体作为项目申报主体和牵头单位,但同时,高校固然是实施计划重要的责任主体,但却不一定是协同创新各类活动主要的或者唯一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在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活动中,应针对不同的协同创新内容,由参与合作的各有关创新主体按照国家创新体系的定位分工和合作契约明确的任务约定开展协同创新活动,承担相关责任和任务。例如:在人才培养或者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开展基础研究的协同创新中,高校应为主要责任主体;在面向行业产业开展的技术创新的协同创新中,应以行业、企业为主要责任主体;在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则应以地方政府及其相关方面为主要责任主体。尤其在与企业合作技术创新中,高校一方面要基于我国企业尚未在总体上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国情现状,在担当培养创新人才和知识创新主力军角色的同时,担当技术创新生力军的角色,积极帮助和支持企业尽快确立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与企业共同努力支撑起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大厦;另一方面,又不能包揽技术创新的所有事情,尤其不能包揽市场开拓、研发投入、风险投资、成果中试及产业化这些大学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而要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责任主体、投入主体、成果转化主体和产业化主体,成为技术创新联盟的主导。不久前,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意见”,实施万企升级提升计划,力争到2015年全省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全面建有研发机构,基本覆盖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工程化、产业化、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等创新链环节。在此过程中,就需要江苏高校发挥自身优势,服从和服务大局,通过实施协同创新项目等方式积极参与和支持这一计划的实施,支持帮助而不是代替企业担当技术创新主体的角色,防止反客为主,越俎代庖,不当作为。否则,反而不符合国家创新体系的分工,也不符合地方政府的本意,不利于推动企业加快“健身强体”,尽快成长为技术创新主体,也不利于协同创新的有效运行。

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价值追求
    在协同创新中,走到一起的各类创新主体作为本来不同的社会组织和角色,会有不同的价值追求亦或是利益追求,这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而且是协同创新过程中必须充分兼顾考虑的重要原则,也是协同创新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新的机制体制协同下,各创新主体之间的价值追求不同构成了创新的一个驱动力,问题关键在于各类创新主体不同的价值如何实现,如何统一、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大目标,努力实现合作共赢的最大公约数。对于高校来说,要努力使“2011计划”服务于国家,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科学,服务于地方,服务于行业,服务于企业的总体目标下,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和高等教育质量,应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追求。

丰富内涵,全面发挥“四大功能”
    高校协同创新的内涵应该是十分丰富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社会和时代赋予高校的崇高使命,是高校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不同功能,也是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最大优势和深层意义所在,贡献着力点所在。无论是国家和地方战略需要,还是大学自身发展的战略需要,大学都应该以协调发挥“四大功能”的综合优势,全方位参与协同创新;在协同创新中提升发挥“四大功能”水平,全面做出重要贡献。按照以往的实践情况,要防止在协同创新中产生一种认识误区和实践偏差:即高校协同创新主要或就是科研创新,而科研创新主要或就是自然科学技术创新,而自然科学技术创新又主要或只是技术创新及其成果转化。既然“2011计划”是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计划,那么这种认识显然是没有真正理解协同创新的真正内涵。无论从协同创新计划设计的初衷看,还是从实际需要看,“2011计划”都将会带来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巨大改变,包括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水平基础研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理论创新、文化传承创新、社会服务等在内,都应该是协同创新的重要内容。
    拿人才培养来说,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不仅是国家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重大需求,也是大学的首要与根本任务和崇高使命,是对国家和社会最重要的贡献。自然也就应该成为协同创新的首要与根本任务。《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要“加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要“培养造就一批善于治国理政的领导人才,一批经营管理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一大批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江苏为了实现在全国率先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两个率先”目标,不仅以“创业、创新、创优”作为新时期的江苏精神,而且以创新驱动作为主体战略,提出“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发展创新型经济,以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领军人才和团队为重点,努力建设宏大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南京市则实施打造“中国人才与创业创新名城”的重大战略举措。江苏人民素有“拆房子卖地、砸锅卖铁也要送孩子读书,培养孩子成才”的传统,这种“人兴家才兴,人比物更重要”的理念蕴含着育人为本的深刻道理。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地区是这样,一个国家更是这样。显然,我国要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首先要成为人才强国。大学出研究成果固然很重要,但是出人才成果更重要。如果大学在办学实践包括在协同创新中远离国家和地方建设人才强国和人才强省这样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需求,偏离自己的根本任务和首要使命,则是舍本求末之误了。从另一方面讲,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不只是大学和教育界的事,也不只是大学和教育界能做好的事,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是社会各有关方面积极协同才能做好的事。由社会各方面参与的协同创新,需要做这件事,也能够做好这件事。
    以色列的经济奇迹正是来源于全社会提供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环境。“年轻的以色列背包客足迹遍布全球和以色列的科技企业家渗透到国外市场,这两者的联系再明显不过了。只要过了20岁,绝大部分以色列人都尝试着到外面的世界去挖掘机会,他们从不惧怕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也不担心和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打交道会出现什么问题。”“成立一家创业公司或者进军高科技领域已经成了雄心勃勃的以色列年轻人最受尊崇、也是最‘正常’的一种经历。”摆在世人面前的有两幅场景:一幅是以色列的青年背包客闯荡世界,一幅是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千军万马挤破公务员考试大门。面对这两幅场景,中国教育界和中国大学应该有反省,有启示。要培养真正满足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尤其是培养高层次创业人才,只靠大学现行教育制度、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是远远不够的;只用大学教师“桶中之水”装满学生“知识之杯”,靠教师在教室里传道、授业、解惑是远远不够的;只在大学校园里通过授课、作业、考试的传统教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只靠大学的培养活动、教育界的教育行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手笔、大作为。
    “学科、科研、人才”是大学发展的关键,也是“2011计划”的核心任务,大学只有围绕学科、科研、人才,才能在协同创新中大有作为。通过协同创新,实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管理实践紧密结合,大学教师和社会导师培养紧密结合,教育培养行为与社会培养行为紧密结合,实行教育思想、教育制度、人才培养体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大联动,形成创新人才培养与创业人才协调培养的大体系,实现大学与社会有关行业、用人单位和职业界人才培养的大协同。对我国来说,尤为迫切的是要通过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构建包括创业理念、创业课程、创业导师、创业平台、创业实践、创业政策、创业环境等在内的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一道,为将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和创业国度而提供强有力的创新创业人才支撑。只有创新型国家和创业国度才是未来之国,只有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才是未来之教育。

立于高处,努力实现高端引领
    以机制体制改革引领协同创新,以协同创新引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推动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这是设计和制定“2011计划”的重要指导思想。而在实施“2011计划”的实践中,无论是面向科学技术前沿还是文化传承创新,无论是面向行业产业发展还是面向区域发展,都应将立于高处、努力实现高端引领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眼界与立意的高低,将决定着高校协同创新的实际成效和影响。
    江苏高校立足我国国情和江苏省情,以“顶天攀高创一流水平、立地服务做重大贡献”为主要目标,实施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已经两年。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策应国家“2011计划”,启动实施“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并努力在4个方面彰显江苏高校协同创新的特色。一是以高端引领江苏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为主攻方向;二是以培养江苏紧缺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国际化人才为战略重点;三是以提升江苏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为重要内容;四是以重点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科研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为主要突破口。在面向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江苏高校将立足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把《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确定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7个战略新兴产业和《江苏省““十二五””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确定的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物联网和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海洋工程装备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协同创新的主要领域。一方面,加快培养这些领域急需的研究型、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为这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另一方面加强技术攻关,努力在这些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掌握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和相关知识产权,在以高端重大技术创新引领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以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以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引领提升我国经济社会自主发展能力这“三个引领”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做出重要贡献。

宁静致远,务必力戒急功近利
    大学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具有特殊使命和重要责任的社会机构。社会需要大学充分发挥功能,坚守自己的使命,勇于担当起其他社会机构和组织担负不了的社会责任。而在当今的中国高等教育界,最令人担忧的情况之一就是大学也已经程度不同地堕入了名利场,感染了弥漫在全社会的急功近利“病毒”。这是与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背道而驰的,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原因,但无论如何是要全力遏制和防治、不使之愈发蔓延和恶化。“2011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建立综合评价机制和退出机制,引导高校建立一种宁静致远的心态,求真务实的态度,以十年磨剑的功夫,力戒急功近利,务求出重大的、管用的大成果、好成果。实施高校协同创新计划,要有决心、有诚心、有耐心、有恒心,要有胆量、有雅量、有肚量、有气量。在积极主动服务、齐心协力创新、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作的前提下努力防止几种倾向:努力防止重短期效益轻长期效益、重单项效益轻综合效益;努力防止单纯利益驱动的功利性合作而不是真诚的战略联盟性合作;努力防止那些见物不见人、违背规律、形式主义的做法;努力防止重有形成果轻无形成果、GDP式的考核评价。要通过实施高校协同创新计划,形成好的导向、好的风气,树立好的样子,使这项工程成为革除时弊、树立新风、引领社会的示范工程。

高校在协同创新中自身创新
    高校协同创新的动力不仅来自于国家、行业、地方的重大需求,来自于高校与其他创新要素形成的合力,更多地还在于高校自身的改革创新的迫切需求。实施高校协同创新计划,是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契机,是推动中国大学创新发展一个重要突破口。高校自身的这种改革创新,可以集中地以“协同创新中心”这个载体作为改革“特区”和改革试验区加以推动。
    第一,在办学理念上,做到“洁而不傲,活而不浮,特而不同”。就是洁身自好而不孤傲,富有活力而不浮躁,具有特色而不趋同。大学既要融入社会和服务社会,扮演好社会中心的角色,又要审视批判社会和校正引导社会;既坚守“象牙塔”精神,打造“象牙塔”品质,又不陶醉于“象牙塔”,不禁锢于“象牙塔”;既不失清高,又不附庸媚俗。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省份过程中,既要推动建设,也要引领建设。应该说,推动和引领、适应和改造、服务和矫正是大学的功能,(转p13)(接p11)也是大学的贡献。
    第二,在办学模式上,跳出“小循环”,实现“大循环”,实行“三个延伸”。“三个延伸”就是:通过文理渗透、理工结合和交叉融合,将“学科建设循环圈”延伸到本学科以外;通过产学研结合,将“教学科研循环圈”延伸到大学以外;通过国际合作,将“办学循环圈”延伸到国际平台上。
    第三,是在办学机制上,实行“一个转变”,即紧密围绕国家、人民、科学、地方、行业、企业的重大需求,切实实现教育产品由过去的以我为主供给模式向需求导向供给模式转变。坚持“四个紧密结合”:一是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努力创一流水平与面向行业、产业、地方和民生努力做重大贡献紧密结合;二是教学与科研、教学科研与实践紧密结合;三是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实际问题与学科提升、学术积淀、文化建设、实力积蓄紧密结合起来;四是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办大学与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经营大学紧密结合。
    第四,在科研创新体制机制上,实现“五个大力提高”:一是大力提高科研创新与需求和问题的对接度,二是大力提高科研创新方向的凝聚度,三是大力提高科研创新资源的集成度,四是大力提高科研创新成果的成熟度,五是大力提高科研创新活动的组织程度,坚持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协调发展。通过“五个大力提高”和创新链各环节的协调发展,实现科研创新贡献显示度的大力提高。

(殷翔文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