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网络流行语的教育价值


发布时间:2012-07-07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作者 张宝君 中国教育报

    网络流行语有助于大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更加准确地了解和传播社会热点问题,也有助于大学生提高人际沟通的能力——

    ■张宝君

    校园网络流行语的多样性、个性化、导向性的特点对当代大学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的转变产生了影响。挖掘校园网络流行语的教育价值,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作用,成为高校面临的现实课题。

    开阔视野,提高认知力。校园网络流行语涵盖丰富、不拘一格,它以别样的视角呈现并应对无限变化的周遭环境,使学生在开阔视野的同时也具有了从不同视角看待同一问题的认知能力。另外,网络的出现与发展使青年学生在信息发达的时代不再处于“隔绝”状态,而是可以在繁重的学习之余,通过新媒体在任何地方、时间获取知识和信息,并参与其中,发挥公民角色的作用,积极参与社会方方面面的建设和评价。在不断交流和表达思想的过程中,人文精神得到了更好释放,使大学生更具有责任感和自律性。

    创新理念,培育拓展力。新媒体促进了教育主客体的沟通与交流,实现了教育由单项被动式向多向互动式的转变。博客、BBS、MSN、QQ、手机网络等新媒体信息传播更具实时交互性,尤其是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更增强了对大学生的吸引力,促进了学生对书本以外新知识的渴求。利用丰富的新媒体资源,学生可以学习专业知识,更可以根据自己所需和喜好学习其他知识,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更新了理念,培育了学习拓展力。

    因势利导,培养创造力。网络流行语的出现和使用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枯燥乏味能瞬间变得时尚活泼。在高速发达的信息时代,网络语言对大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影响力,但由于网络语言还处于不稳定、不规范阶段,因此,如果不加限制,势必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大学生能够创造出丰富的“语言文化”,虽然它还不能算是正统的文化,甚至可能更多的只是语言的一种“异化”,但存在的事物绝对不是空中楼阁。因势利导,着力引导大学生由语言创新向物质实践的转化,他们就能在学习中出新意,在工作中出创意,就有能力将大学生活转化为丰富多彩的人生阶段。因此,我们要引导良性的网络语言和流行语,营造健康、民主、宽松的网络氛围,让从中衍生出来的网络语言与流行语能为主流文化和教育教学服务。

    丰富语言,提升感染力。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是网络发展的必然,是大众文化在新媒体环境中的一个展示。网络语言幽默诙谐、简洁鲜活、时尚个性,同时也承载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新价值。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文章标题——江苏给力“文化强省”,让不少人有些意外。网友纷纷大呼“标题给力”,此后该词以井喷的态势在各类新闻媒体中被使用。这是网络热词的一小步,却是中国语文的一大步。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对于大众、尤其是大学生,更多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人性化的交流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发挥网络语言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才能实现文化育人的目的。

    丰富内容,增强渗透力。校园网络语言与流行语是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态度体现,是传统校园文化的一种创新。传统校园文化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较大,而校园网络流行语文化则完全突破了地域和时空束缚。诙谐活跃的语言文化一改沉闷僵化的校园式沟通交流模式,更具亲和性、时效化,在打破原有障碍的同时拉近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身份与处境的差距,丰富了校园文化,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渗透力,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途径。

    搭建载体,增强接受力。高校是校园网络流行语兴盛的主要集中地,更是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地方。学生具有敏锐的视角和超强的接受力,他们对网络词汇的选择当然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在网络这个平台上伴随着旧事物的消亡,每天都不断催生着新事物。人们把古老的汉字翻出来,通过想象与传播,在越来越多的人心中得到共鸣,从而让人看到古老和现代的巧妙对比。比如,网民迅速地接受了“囧”这个字的网络新含义,因为他们所接受的并非是某种新发明和新创造,而是看到了中国古老汉字在网络时代有了新的应用。尽管现在已经进入了21世纪的新媒体时代,很多古代文化几乎已经被人们遗忘,可是一旦重新出现,便可迅速地恢复其生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辉,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网络语言和流行语有助于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更加准确地了解和传播社会热点问题,也有助于学生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网络流行语的盛行,既丰富了校园文化,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启迪。(作者系吉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