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 消费时代的碎片化生存游戏


发布时间:2012-05-05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

    伴随着嘈杂的噱头、猎奇与起哄,微电影成为一种赋值体系,成为一种消费时尚,成为一种商业标签。在时尚制造的商业迷阵与轮回中,一个时尚总是驱赶着另一个时尚,或许当微电影再次成为新时尚的时候,再次按照新时尚的趣味与标准暧昧而忘情地扭动时,也就意味着微电影的终结。

 

 刘涛

    “微革命”已经成为我们时代最醒目的文化标签,我们毫无防备地进入了一个听起来很时髦的年代——微时代。微电影、微博客、微小说、微摄影、微访谈、微旅游等碎片化的文本形态不断涌现,而且花样繁多,无缝挤进日常生活的各种缝隙和边角,在那里倔强地成长,颠覆我们时代的逻辑与叙述,演绎出一幕幕稍纵即逝的别样景观。这里,微,不是弱小,不是卑微,也不是那种可以随便忽略的东西;微,是精妙,是文化,是那种春风化雨、无处不在的力量。

    如同一个响亮的口号,“这个时代流行微电影”。这既是概念营销的需要,也是时尚制造的真谛。所谓微电影,也就是一部制作精良、时间较短的影像产品。它不仅指向长度问题,还指向观念问题。

     碎片化时代的文本生产逻辑

     今天,现实生活被分割成一个个碎片。工厂、学校、商场、教堂、车站、医院、住宅等空间场所首先固定下来,人们不知疲倦地奔波于这些场所之间,围绕这些场所来组建并争夺自己的社会关系。在场所与场所的连接处,留下了一个个有待填充的碎片时间,也就是几何学意义上的缝隙和边角,甚至在同一个场所内部也存在各种形态的时间缝隙。比如在开会场合,放松、打盹、怠工、走神、消遣等不可避免的游离状态也生成了一连串的空当和缝隙。

     缝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垃圾时间”,它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以至于很少会引起我们理性的兴趣和关注。对历史而言,缝隙更是不值一提,因为它与生产无关,与利润无关,被政治抛弃,被资本嘲笑。如果把缝隙纯粹理解为资本极力排斥的“垃圾”,那完全是低估了资本的生产能力及想象力。资本的思路再清晰不过,它要征用、挪用并最终利用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垃圾时间”,开发缝隙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使其成为一个利润产出的空间。

     如果承认现代社会的碎片化趋势,我们就不得不面对“碎片化生存”这一事实。传统文本由于冗长、艰涩、教化等色彩特征,已经不符合人们碎片化的、游戏性的消费心理;相反,微博、微电影、微小说、微摄影、微访谈、微旅游等微文本资源被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成为缝隙、空当和边角里再恰当不过的填充物。至此,原本无人认领的碎片化缝隙瞬间变得热闹起来。这些微文本短小精悍,灵动,因而自如地嵌入碎片化的时间缝隙和空间缝隙,在那里可谓如鱼得水,施展自如,与快餐时代的消费精神不谋而合,这便构成了微文本生产的政治经济学。可见,正是在微文化所铺设的消费框架中,微电影自然而然地出场了,它不仅指向我们时代的消费逻辑,也指向时代深处的文化逻辑。

     纵观优酷的“11度青春”系列、腾讯的“美丽的梦”系列、新浪的“四夜奇谭”系列微电影,微电影在形式取向上强调现代性审美或后现代性审美体验,如同商业电影竭力打造的消费体验,荒诞、异化、游戏、拼贴、虚拟、破碎、嘲讽等审美范畴成为微电影的基本形式风格。由于微电影的传播特点是网络围观、伴随消费或移动下载,“好看”与“奇观”成为其基本路线。故事完整、情节紧凑、悬念迭出、制作精良、明星阵容、著名导演等商业元素构成了微电影最关键的形式诉求。所有这些,与微电影相对特殊的“生存方式”有关。微电影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微博、SNS等社交网络,为了最大限度地制造围观效应,唯有在视觉或在精神上“有所作为”,如此才能激活人们的转发或分享行为。

     微电影不仅铺设了一条年轻导演试水商业电影的缓冲地带,而且象征一种更为自由的创作空间和理念,镜头、情节、结构、音效等叙事元素都呈现出与传统电影不同的风格与诉求。比如,从电影到网络,再到手机,屏幕越来越小,特写成为微电影最基本的镜头语言,但这里的特写更多的是一种叙事蒙太奇,而非传统电影竭力渲染的表现蒙太奇。在巴赞那里,特写是一种有意的情绪表达,“导演在特写里表现出自己的诗的感觉”,而微电影的快餐消费又怎能允许诗的节奏?特写更多地只是服务于画面清晰和奇观展示,而非渲染情绪与制造意境。

     影像权利与互动影像未来

     如今,技术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高清、轨道、摇臂、全画幅、斯坦尼康已经早早地呈现出其平民化趋势,至少可以以低廉的价格去租赁。当技术不再只是少数人的特权,那些艰涩的参数和指标没有了意义,每个人都获得了平等表达的机会。这是对影像权利的解放,而真正解放的,是人们借助影像进行专业化表达的空间和自由。最终,从传统的影院银幕延伸到电脑屏幕或手机屏幕,电影的意义和外延有了新的诠释。

     以前,年轻人的影像短片被称为DV,一个听起来略显寒酸的字母组合,它几乎成为业余的代名词。专业、大师、力道、场面、水准这些美丽的词藻听起来是何等诱人,但却跟DV无缘,因为那是电影家族的专用术语。DV虽然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影像表达的空间,但不可否认,它同时将年轻人抛弃在专业之外。业余与专业,这是一对被发明的概念范畴,如同一柄威猛的利剑,它的功能就是有意拉大梦想与现实的距离,将DV划到电影的对立面,并在DV身上烙下了一个沉重的标签,电影梦被悄悄地推向很远。

     在微电影那里,无论是大牌导演,还是普通草根,他们的产品至少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微电影。于是,如同一个强大的动员符号,微电影放飞了年轻人的憧憬,电影连同其所有的神话体系被拉下神坛。对年轻人来说,电影梦变得如此触手可及。他们已经顾不上去分辨微电影与DV的差别,争先恐后地拥护一个叫“微电影”的时髦而给力的能指符号。

     当电影距离普通人如此之近,专业电影人并没有转身而去。相反,他们长驱而入,试图在这里寻求更大“作为”。优酷推出的“美好2012”系列选择顾长卫、许鞍华、蔡明亮和金兑容四位知名导演执导;网易推出的“明星微电影”系列则吸引了孟飞、韩庚、张艺谋、刘镇伟等大腕明星出任主角……这也是为什么顾长卫笑称,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微电影”迟早变“威电影”。

     由于影像权利下放到整个社会,微电影呈现了一幅众语喧哗的商业图景,个体的表达欲望随之被极大地激活,微电影成为一个包罗万象的万能容器。如今,针对草根群体的微电影活动营销此起彼伏,从2011年网易发起的国内第一个“微电影节”,到随后新浪应势举办的“微电影大赛”以及腾讯举办的“微剧本大赛”,再到视友网发起的“中国首届大学生微电影大赛”,共同搭建了一个全民参与的微电影营销体系。

     微电影浪潮激活的全民参与现象,同时也酝酿着一个更大的概念:互动微电影。对传统电影生产而言,公众唯一的参与性仅限于走进电影院。微电影突破了传统电影一直以来高高在上的单向传播姿态,借鉴美剧的边播边拍的制作理念,即通过检测播出效果和观众反馈而实时调整剧本,公众的参与性被空前激活。于是,作为一个可以触摸的概念,互动影像时代悄然来临。

     如今,基于游戏设计理念的“新互动微电影”逐渐走入我们的视线。其最大的特点是,由于互动技术的直接嵌入,观众能够在观影过程中进行交互选择,直接改变电影的叙事或结局,甚至直接扮演电影中的角色。比如,《密室营救》、《黄易群侠传2 OL》、《穿越火线》、《新梦幻诛仙》、《李娜大战鹅的神》等新互动微电影的出现,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新的观影体验,更意味着一场关于电影观念的新革命。

     被商业游戏接管的微电影

      2010年冬,美剧作为重点排查对象出现在广电总局的禁播令中,经历那个寒冷的冬天,各大网站如同断了口粮,不得不寻找其他出路。微电影,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一个时髦的概念被构造出来。《老男孩》、《一触即发》、《一部佳作的诞生》等热播网络剧制造了一个时代的集体围观,它们制作精良,意味深长,人们随之形成了对微电影的“良好印象”。于是,各大视频网站纷纷推出了自制剧,在营销手段上无一例外地强调其“微电影”身份。微电影成为继美剧之后抢夺眼球的新名词。一时间,微电影呈现井喷趋势。它成为一种标签,一种消费时尚,一种可以带来“象征权力”的品牌符号。

     如今,微电影已经成为各大媒体进行品牌推广与活动营销的拳头产品。为了最大限度地争夺注意力资源,各大媒体公司费尽心思,重磅出击,纷纷与商家联手,推出精心策划的系列微电影,旨在有意制造话题与事件,微电影成为一种名副其实的营销策略。比如,优酷推出“11度青春”系列和“美好2012”系列,新浪推出“四夜奇谭”系列和“@爱”系列,网易推出“明星微电影”系列,腾讯推出“美丽的梦”系列和“快乐女声青春态度”系列,旗帜数字传媒推出“2012在一起”系列……在这条由微电影搭建的产业链上,一切有利于制造眼球效应的元素纷纷被网罗在一起,“跨界导演”、“首次试水微电影”等营销符号更是比比皆是。比如,搜狐的“7电影移星唤导”计划、优酷的“幸福59厘米”系列的核心卖点似乎是那些首次奉上导演处女秀的“圈外人士”。拍什么不重要,谁来拍,这个信息本身已经具备了强大的眼球号召力。

     纵观当前比较活跃的微电影,它更像是电影与广告的跨界结合,因此也就更像是一部“拍得像电影的高级广告”。其实,微电影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其广告“气质”,广告如梦魇般压在微电影脆弱的神经上,任由其摆布、把玩。所有关于微电影的美学与技巧,根本上服务于商品营销的需要。商品,才是微电影真正的主角,才是造梦叙事的直接动力,艺术创作的独立性已经不复存在。《一触即发》中不管场面何等宏大,剧情何等惊险,但本质上依然是凯迪拉克的惊艳“表演”;此外,优酷的“11度青春系列”本质上是为了推销雪佛兰轿车,一部戴着商业镣铐舞蹈的微电影,它所抒写的电影美学更像是广告美学。

     一部由广告商主导投资的微电影,它所宣传的观念、倡导的生活会是如何?毫无疑问,电影的所有叙事无一例外地指向都市——关于城市的灯红酒绿,关于职场的风云变幻,关于白领的爱恨情仇……微电影中,诸如微博、酒吧、地铁、咖啡等象征时尚与欲望的都市符号跑马灯似的穿梭于剧情之中,而且作为一种积极的、在场的叙事元素推动情节发展。总之,由于都市是消费时尚的策源地,都市新兴人类是微电影的核心消费群体,这其中看不到任何农民的影子,即便他们存在,也只不过是一场“误会”,一场需要被都市认领的存在。与其说他们被微电影抛弃,倒不如说他们是被时尚抛弃的。

     伴随着嘈杂的噱头、猎奇与起哄,微电影成为一种赋值体系,成为一种消费时尚,成为一种商业标签。在时尚制造的商业迷阵与轮回中,一个时尚总是驱赶着另一个时尚,或许当微电影再次成为新时尚的时候,再次按照新时尚的趣味与标准暧昧而忘情地扭动时,也就意味着微电影的终结。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