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驰车间看意大利皮匠技艺
发布时间:2012-01-04 信息来源: 环球时报
意大利托斯卡纳区首府佛罗伦萨不仅是文艺复兴的发祥地,也是众多意大利时尚品牌的诞生地。与佛罗伦萨市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不同,位于佛罗伦萨郊外的众多大品牌的生产聚集区更为现代。古驰(GUCCI)的皮制品总部就设在这里。古驰创始人有一句名言:“价格会被遗忘,品质永被牢记。”到底怎样的品质才能支撑奢侈品昂贵的价格?记者试图在这个拥有近百年品牌历史的制造基地寻找答案。
对面料进行物理和化学测试
由于标识不明显,《环球时报》记者转了好一阵才找到古驰的大门。整个厂区面积很大,我们要参观的古驰皮制品生产车间就在其主办公楼里。车间里很明亮,一进门的区域,摆放着各种材质和颜色、经过初步加工的面料。一名30多岁的工人在不停地挑选和移动着这些面料。古驰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生产皮具的第一步就是寻找材料,也就是各种皮货以及织物。很多动物皮是从南非、美国等国家进口的。这些皮料中,一些来自农场饲养的动物,还有一部分是野生动物,比如一 些蟒蛇皮和鳄鱼皮。野生动物皮质量更好,寿命更长,价格也更高。将原始皮料进行处理后,就开始使用喷漆枪对其进行着色。“这需要工人有很高的技艺,如果稍微出现偏差整个皮子就作废了。”当然,在这一程序里作废的皮料很少,这得益于研发部门之前对皮革样品进行的物理和化学测试,测试其抗拉强度、抗磨损度以及 抗湿性等。这样可以根据不同材料的特性和参数进行有区别的加工,如猪皮、牛皮与珍贵毛皮有不同的制作方法。而普通鳄鱼和中南美大鳄的皮,也是以不同技艺加工的。竹子则通过加热和模塑的方法制作成手袋的把柄。
往里走,我们来到剪裁车间。这里的工人都穿着统一的白大褂工作服,年纪多在50岁左右,或画着纸样,或在进行裁剪。该车间负责人说,一些皮料先以纸样进行剪裁。在剪裁珍贵皮料前,工人会先用一般材料练习。在这工作的人起码有10年以上经验。
靠“脚功”给皮料上亮色
据工作人员介绍,一个皮包的生产大概有这样几个步骤,先将动物脖子、尾巴以及腹部的皮毛进行分离并清洗干净,然后将皮料烘干、着色,之后进行设计、剪裁、打磨等。最后交给模具车间制作出成品。记者发现,古驰对手工制造这点很骄傲,还经常向记者展示手工制造的过程。比如,那种亮面皮的制作就需要用到“脚”功。 工作人员坐在一个看上去很原始的电镀仪器前,把皮料压在一种装置下面,然后用脚有规律地踩着踏板,产生热量后将皮料缓缓移动,只见经过处理的皮料被镀上一层自然的亮光,摸上去还有点烫。这是利用特定热度和压力给皮料增加亮度。这项工作的关键是掌握好热度,温度太低上不了亮色,温度太高则会把皮子烫坏,需要 经验丰富的工人来操作。
模型车间的技术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做的是每款样式的第一件产品,几乎全是手工完成的,唯一的机器是缝纫 机。他带记者来到几个大的行李箱跟前,指着一个箱子说,这个箱子需要先做好木框架,然后用皮子把它包起来,这个过程完全都是用手做的。他还介绍了一名女工给记者认识,她的工作是将小的皮片缝制在一起制成一条皮带。一般来说,一条皮带由4至5块皮片用一种特质胶水粘在一起。要做到这点,首先要找到纹理相似度 高的皮片,这就需要用肉眼挑选哪几块皮片是相匹配的,然后用高超的技艺把它们拼接在一起。说着,他从工作台上拿起一条有原始皮革纹理的黑色皮带问记者: “你能看出哪个地方是拼接过的吗?”记者试着指了一处,他自豪地说,不是这里,是另外一处。循着他手指的地方看,记者确实看不出拼接的痕迹。
坚持意大利制造
虽然欧洲遭遇金融危机,但古驰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今年前9个月公司收入为23亿欧元,比去年同期上涨21.4%。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比去年增长了37%。 古驰公司总裁兼CEO帕特里奇奥·迪马尔科在佛罗伦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顾客对古驰销售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未来4到5年,中国将成为古 驰第一大市场。“我相信,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国家的国民肯定会对同样富有历史和文化的东西感兴趣。”帕特里奇奥·迪马尔科说:“公司计划把工匠带到世界各国展示技艺,包括中国,让顾客了解我们的产品是如何制造的。”
事实上,很多意大利品牌都以传统手工艺维系着奢侈品的尊贵性。但 有业内人士表示,意大利传统手工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长此以往会使意大利时尚业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古驰也有这样的担忧,工作人员表示,愿意从事传统手工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古驰想找到合适的员工不容易。为此,他们开设了皮革制作学校,通过培训让人们意识到这项工作十分有趣。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古驰产品的生产几乎只在意大利。其中,皮制品只在托斯卡纳,这里的皮革制造部门有7000多人,服饰在诺瓦拉生产,丝织品在科莫,鞋在托 斯卡纳及马尔凯。唯有手表在瑞士制造。古驰是否会将部分生产转移到中国以降低成本?工作人员表示,不会。这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为保持意大利制造的声望所做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