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评名校公开课上网:期待思想引领最好能下载
发布时间:2011-11-17 信息来源: 东方网
足不出户,就可以到北大、清华“蹭课”,到北师大听于丹鉴赏古诗词,到华东师大学习心理学,这样的“好事”正在发生。本月,我国首批20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通过“爱课程”网站以及相关合作网站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让知识穿过高校的围墙走向更多民众。
但是,相比近年来网络上颇受欢迎的国外高校公开课,“中国制造”的高校公开课反响如何?是否能满足国内公众需求?
课程“深入浅出”于丹居点击榜首位
“大家还记得么?2008年起我们的传统节日开始放假,中秋节也有假期了。遗憾的是现在月饼越吃越多,看到月亮的日子越来越少了,所以今天我们来讲月亮这个意象。”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以一个通俗化的开场白将大家带入她的课程《古诗词鉴赏——千古名月》。据观察,在多个相关网站中,于丹的课程都在点击榜的首位,人气颇高。
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教授的《学习心理学》也在榜单前列。这个讲座共12讲,现已更新至第3讲。《学习心理学》初看是个相当枯燥的学科,但仔细一看,庞教授的讲课非常注重内容的“深入浅出”,通过解答“吃好饭出去散步”、“发愣时脑中突然有了想法”、“醉酒和人聊天后第二天忘了发生什么事”这三种情况哪个属于学习,向大家解释心理学理论。丰富的事例,使理论学习不再艰涩难懂,可以被大众理解接受。
据悉,首批20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以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为主,包括《千古明月》、《六大名著导读》、《中国诗歌艺术》等,主讲教师有北师大的于丹、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者何镜堂等。其中,名校名师的视频更受人关注,北京大学的《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前三讲已累积留言近千条。
网友期待国内公开课进一步开放
国内名校公开课程视频一公布,便引起了网上热议,很多网友自然地将之与红遍网络的世界名校公开课相比较。也有很多网友留言表示,期待公布更多的课程或者提供下载资源。
一位苏州网友留言说:“终于见到中文的大学课程了。希望我和每一个想学习的人借这次机会能够得到更多的知识。”一位广西网友说自己一口气将某课程都看完且做了笔记,他还建议提供下载资源,使课程效能更大,影响更广。
然而也有网友在看了国内高校和世界名校公开课后坦言,国内的课程形式较为单一,“有些失望”。世界名校公开课“粉丝”陈小姐认为,相对于国内课程,国外课程给人一种相对开放的思维,主要是引导思考的过程,而不是单方面授课。辽宁的一位网友则直言“国内的公开课,教师整体形象比较缺乏吸引力,课程内容也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国外的相比差距较大。”
未来五年将开放千门精品视频公开课
今年4月,复旦大学将部分讲座视频上传网络,让更多好学人士分享精神财富。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方明曾表示,复旦在过去五年中积累了约500场讲座视频,这些视频中的一部分将陆续公开上网,讲座内容相对较为精炼也利于学习和传播。
中国大学第一批公开课视频公布后反响热烈,那后续是否会有更多课程公开视频呢?在“爱课程”网站,除了首批推出的20门课程之外,已有3门新课程即将推出,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谢礼立教授的《地震,本不该是灾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汤书昆教授的《陶瓷艺术鉴赏与制作》以及复旦大学袁竹书教授的《人类与核科技发展》。
据悉,未来五年内,教育部将打造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资源共享课,免费共享。(实习生 钱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