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可以这样快乐学
“差生”和“优等生”兼成大器的教子良方
发布时间:2011-04-18 信息来源: 浙江日报
本报杭州4月7日讯
记者 王婷 通讯员 戴笑笑 王乐
他有两个相差8岁的儿子,一个曾是传统教育体制内的“差生”,一个则是在体制内游刃有余的“优等生”。如今,大儿子是全世界最热门高科技“云计算”的专家,跻身成功青年企业家行列,身家过亿;小儿子是在世界尖端脑神经外科领域的青年科学家。无论是“差生”还是“优等生”,都快乐成才。
他没有施加给孩子任何“虎妈”式教育的压力,他捍卫最多的是孩子的快乐。
他是台湾教育界的一代名师吴建国。今天,吴建国和夫人成树芬应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名师讲坛”之邀来到杭州,与大家分享“快乐成才和快乐学习”的教子良方。
留给孩子“遗教”
吴建国有怎样的教子秘方?“我的父亲常说要留给下一辈‘遗教’而非遗产,因为遗产是会挥霍完的,而‘遗教’能让人受用一辈子。”
在吴建国的字典里,“教育”就是要让孩子能够拥有快乐幸福的人生,具体的途径就是要教孩子懂得“做人处事”的道理,所以,吴建国的“遗教”从“教做人”开始。
吴家一直遵循中国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教育子女循序渐进.并佐之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具体作为。“教给孩子健全的人格,教会孩子确立人生的方向,比教数学、英语、语文等等单纯知识重要得多。”
“从小我就给两个儿子讲故事,大儿子听我的睡前故事从幼儿园到小学二年级,小儿子到小学四年级,直到现在,他们还说妈妈讲的故事是最好听的故事。”成树芬是传承吴氏家族“遗教”的好媳妇,她说,其实那些故事都是她用心编的,“我的故事里都灌输了我的教育理念,比如我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好的习惯,我希望孩子具有怎样的品格,如果空讲大道理,小孩一定不好接受,我会给他们一个彩色的世界,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各种小动物和小朋友。”
捍卫孩子快乐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快乐成长权利的保障者,不要剥夺孩子快乐成长的机会。”吴建国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宝贝,要让教育成为一个快乐的学习之旅,必须要“因材施教”,要多表扬学生的长处,而非多指责。
吴建国的大儿子吴承澔是一个“叛逆生”,他把大量的学习时间用于读《资治通鉴》等历史书,所以老师经常把吴建国夫妇叫到学校训话,要求他们采取补救措施。
“他从小阅读量很大,但每年作文都是零分,年年补考,因为他不屑于写。”成树芬了解大儿子,他对自己有兴趣的知识会主动去学,对不感兴趣的科目考零分都无所谓。“我们希望给他一个快乐成长的环境,只要他养成一个愿意学习求知的习惯就行。”
由于父母扛起了学校给孩子施加的压力,吴承澔有了一个快乐成长的环境。吴建国说,高中三年,儿子是全校唯一一个每天都高高兴兴去上学、完全没有任何压力的学生。
不用逼着他学
“现在中国的家长很累,早早地把孩子送进各种培训班学这学那,但自己却没有真正在孩子身上用心。”吴建国夫妇认为,家长的用心,其实就表现在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营造他们快乐学习的环境上。
在大儿子即将参加高考的前夕,突然提出不想上大学了,要当一名歌星。成树芬对儿子说:“念不念大学不重要,学位文凭也不重要。但从我自己的经验看,在大学校园,你很可能碰到几位很好的教授,你可以学到很多照亮你的人生方向的知识。如果放弃的话,我觉得很可惜。”谈完以后,大儿子决定念大学。
而小儿子吴承瀚从小就是个乖宝宝,有着与兄长截然不同的成长经历,一直是老师同学眼中的优等生。
吴承瀚从小很爱看漫画和卡通书,4岁那年看了一套名为《怪医黑杰克》的漫画,受主人公高超技术的影响,立志学医,20多年来不改其志,终成一位脑神经外科医生。
吴承瀚绝对不是一个书呆子,他每年要写十几万字的小说,爱弹钢琴、打网球、高尔夫球,是个学习生活两不误的多面手。“没有人逼他学,一切都是他自己的兴趣使然。”吴建国夫妇知道,因为儿子对人生已有了一个方向,他的学习将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