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缺乏自救经验


发布时间:2011-03-14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人民网

  宫城县仙台市因鲁迅曾经在此留学而广为中国人所知,而目前的仙台市仍然有很多中国留学生在求学。据仙台地区中国学友会会长曹鹏宇介绍,宫城县境内共有2000余名中国留学生,而仙台是宫城乃至日本东北部最大的城市,也是中国留学生较为集中的地区,其中东北大学一所高校就有800多名中国留学生。

  地震后,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迅速派出赴震区工作组,并于12日晚间到达仙台。经过一整夜的走访、联络和整理,工作组负责人刘敬师领事告诉记者,宫城县共有约7000名中国公民,其中约有2000名留学生。截至 13日中午,尚未获得有中国公民在此次灾害中遇难的消息。但是,此次地震和海啸造成较多失踪人员,而且方救援工作在收集遇难者遗体和搜寻失踪人员时尚未区分国籍,因此暂不能确定并无中国公民在地震中遇难。

  有日方人士私下对记者表示,此次受灾最重的是沿海经受海啸的地区,而宫城县的大学多在内地,因此留学生自勺安全应大多有所保障。但是,在宫城县的气仙沼等地有不少以研修生身份赴日工作的中国人,特别是有部分中国人在渔船上工作,他们的安全确实令人担心。

  记者12日晚间从若林区返回仙台市中心后,前往当地留学生集中的东北大学,探询留学生的情况。三条中学是东北大学附近一处霞要的避难所,在中学体育馆内,记者看到约两百名前来避难的中国留学生。他们从未经历过如此规模的地震,此时仍然惊魂未定,虽然人身安全并未受到伤害。

  与普通日本居民一样,留学生们也面临食品、饮用水和御寒衣被缺乏的问题。而与日本居民不同的是,他们大多缺乏与地震相关的培训,也未经历过强烈地震,所以并没有在这种情况下自救的经验。一位留学生告诉记者,日本居民地震后都带着被褥和饮食来到避难所,而中国学生则什么也没带,急急忙忙赶了过来。

  目前日本政府无力为避难所人员提供生活物资.三条中学避难所每天仅为每人提供一瓢水(约250毫升),以及一两个饭团,而这也是临时从周边超市购买而来的。随着存货售罄,食品供应可能将中断。此外,寒冷也是个大问题。日本东北部地区正处于冬末初春之际,夜间气温较低且有霜冻,在缺乏取暖设备的体育馆里,夜间温度不过零度出头。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学生的吃、穿、用都成了大问题。

  地震造成了学校停课,不少留学生很想回国,但仙台机场已经瘫痪,仙台至外地的交通叉难以指望,学生们只能望洋兴叹。(记者 刘华 马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