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培养要在校企合作中突破


发布时间:2010-01-03 浏览量:

 ■话题由头

    当改革开放到第31个年头,蓦然回首,全国经济发展格局悄然转变:广东劳动力从充裕变成紧缺。长期以来,广东一直依赖全国各地劳动力,支撑了一个以劳动密集型、三来一补企业为主的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全国多中心格局的形成,全国劳动力从原来的“孔雀东南飞”,到现在“燕分飞”,广东原来常年保持 2000万的劳动力分散到全国各地。而此时此刻,珠三角产业升级迫在眉睫,持续数年的“民工荒”以及产业工人普遍素质低成珠三角产业升级“拦路虎”。

    来自省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厅信息表明:今年随着我省经济企稳回升,市场求人倍率从1月份的0.95逐步回升到9月份的1.04,市场出现缺工,东莞的求人倍率从2月份的0.82回升至9月份的1.67;深圳市的求人倍率从1月份的0.79回升到9月份的1.43,连普工都缺,企业普工缺口占企业用工缺口总量的80.7%。而产业的转型,普工的含义也与过去不一样,用省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厅副厅长郑朝阳的话来说,现在企业要的普工不是市场上招来的只会拧螺钉的工人而是受过系统训练的现代产业工人。因此有专家提出从今年5月份开始持续至今的“用工荒”,其实是“技工荒”。

    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省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口分别达到190万人、84万人,据预测,至2010年我省技能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缺口将分别达到459万人和132万人。

    ■讨论嘉宾

    郑朝阳(广东省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厅副厅长)

    刘正让(广东省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厅技工教育管理处处长)

    杨大行(广东省轻工行业协会会长)

    杨国华(广东省模具协会会长)

    李庆春(广州机床厂副总经理)

    李卫(海信科龙冷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骆子石(广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校长)

    张中州(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校长)

    ■议题

    拿到“高级工证”仍是“水土不服”

    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挑战

    广东省模具协会会长杨国华:广东的模具产业在全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去年全国模具的产值900亿,广东就占360亿,出口占全国的50%。去年金融危机,全国模具进出口出现逆差,但广东是平衡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产品率先升级,占领了国际高端市场,今年以来订单不断涌来。我们现在最大的苦恼就是技能人才非常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现在的模具生产已经要求非常专业、高端、精准。就拿钳工来说吧,以前“傻大黑粗”的模具时代,钳工需要的技术就是把零件打磨得像样,但现在不仅要求钳工对每一个部件打磨得非常精确,尺寸以毫米计算,还要对各个零部件进行精准的检测,用的加工机械都是国外进口的。不少模具企业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好不容易高薪招来了几个拿着高级工证书的技工,但他们仍然不会开机器。他们说,学校没有见过这么高端的“东东”,老师也没有教过怎么操作。拿了“高级工证”的技能人才还是“水土不服”,这就说明我们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要改变。

    广州机床厂副总经理李庆春:珠三角产业升级,就拿装备制造业来说吧,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企业设备都已经过了几轮的 “鸟枪换炮”———都是进口的数控设备,但是我们大多数的技校职业院校,课本上教的和学校教学用的都是十多年前的设备,学了三年出来,还是不会操作这些电脑控制的“洋玩意”。

    我有一个设想,就是实行“准就业制”,学生在学校学两年基础课后,第三年到企业来让高工带,学生把自己当成企业员工来要求,按企业的操作规范,企业给学生生活费,买保险。毕业后要与企业签约两三年。我认为“校企合作”,需要企业和学校都向前走一步。

    另外,企业的发展还需要一批“精英”技能人才,我们也希望学校和企业可以经常组织一些技能大赛来选拔人才,靠劳动部门搞的一年一次的大赛,选拔出来的“精英”太少。

    广州市高级技校校长骆子石:珠三角已到了产业升级时期,高新技术、高科技的产业层出不穷,学校培养人才定位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就必须结合人才成长的规律,超越市场一步。人才培养对于现实的人才需求有一定的滞后期,现在培养的学生往往要等到两三年以后才能就业,只有在学校学习先进的技术,才能保证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时所运用的技术、知识不会落后于时代,使培养出的毕业生满足产业升级需要。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理工大学有很多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设备供学生实习,他们培养的人才有力地提升了制造业。目前珠三角产业定位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我们就应该学习过去香港培养人才的模式,把工厂最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引入学校。我们学校通过搭建校企研究平台,以课题组建“精英班”让学生参与企业的课题研发,了解并掌握行业前沿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培养学生解决复杂技术问题和进行技术革新、技术改造的能力。实现训练方法从“模拟”到“真实”的转变,训练水平实现从“技能”到“技术”的转变。

    省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厅技工教育管理处处长刘正让:广东产业的不断升级,广东开始进入“技能时代”和“高技能时代”,职业技能教育将像发达国家一样成为培养产业工人的主战场,广东有200多所技校和400多所职业院校,为什么培养的人才还是不能满足需求,就是因为我们的发展路径有缺陷,大多数学校都只注重理论和文凭,不重视实训和技能。现代工业的特殊性对劳动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本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过校企深度合作的途径,才能更好地使职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出适应现代工业生产发展要求的技能人才。

    ■议题

    合资企业产品比原装的差得多

    制造不行阻碍产业升级威胁“广东制造”

    广东省轻工行业协会会长杨大行:产品质量差与技术工人有很大关系。现代制造业必须有现代的产业工人与之配套,再好的图纸没有技工生产,也成不了产品,技工水平不行,产品的合格率就低,这种状况已经成为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威胁着“广东制造”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就拿汽车来说吧,国产本田、丰田、桑塔纳与进口车比,噪音、抖动明显大,出的问题也多。这些牌子的车,图纸都与国外的一样,质量差别大,就是出在零件加工环节及装配、工艺的质量,我们钳工水平不行,装配质量就差很远。

    企业要招到合格的人,一定要与学校联合培养,考证要让企业和行业协会来考,不能在学校关起门来考。

    海信科龙(广东)冷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卫:海信科龙在顺德就有8个子公司,每年要招收一万多人,公司要的都是要有一定技术基础的,社会招聘很难满足需求,以前招来技校毕业生也要经过培训才能用。后来发现与技校联合培养是捷径,这几年公司在广州轻工技校、广西的技校都办企业冠名的班,效果非常好,学校老师教基础理论,公司派高工去讲课,把培训做到了学校,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一来就能为公司创造价值,节约了培训员工的时间和经费,学校招生就能打出就业牌招生,这是双赢。

    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校长张中州:我们进行校企合作已经九年,合作的原因是德国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公司在中国招不到合格的技术工人,为此企业投入了 60多万欧元,德国还专门派了一名职教专家到学校指导。学生第一、二年在学校学理论,第三年就在公司上班学习,完全是按德国“双元制”来操作。学校还为深圳、珠海等地的汉莎、欧宝等十多家德国公司培养技术工人,这些公司每打算在广东建一个项目就招一批学生,项目建成了技术工人也“出炉”了,完全满足企业需要。学生考证都是按照德国标准,发德国资格证书,德国公司的老总对学生的评价是:质量和德国技工一样,做事认真、规范、忠诚。

    校企合作这么多年给我的感觉就是,合格技术工人一定要到企业去打造,德国企业出来的技术工人都有良好的工作习惯、做事认真、注重细节,一个顶十个,这也是德国制造享誉全球的原因吧。

    省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厅副厅长郑朝阳:校企合作对培养合格产业工人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今后省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厅将搭建一个合作紧密、机制优化、互利共赢的“百校千企”合作平台,形成一个二元合一、互补互促、工学一体的“校企双制”办学模式。全省建立省级校企合作单位1000家,校企融合型示范实训生产中心300个,校企合作培养一体化教师3000名;技工院校将与企业广泛开展合作,形成“一校一品”,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校企合作,迅速“出炉”大批技能人才和产业工人。

    省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厅技工教育管理处处长刘正让: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现代化产业工人,迅速“出炉”适应广东产业转型和升级的技能人才。

    “用工荒”迫使企业开始考虑参与人力资源的培养,校企合作需求提升说明技能人才培养走上了正轨。有远见的企业一方面开始寻求转型,一方面开始转变用工习惯,从原来的拿来主义到现在积极参与人才的培养,所以越来越多企业主动找到技校,希望能共同培养员工,并把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灌输到学生———未来的员工中,使员工产生认同感,减少员工的流失,降低企业招工成本。这是契机同时也是希望。

    省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厅副厅长郑朝阳:广东经济转型,校企合作就有广阔的空间。将来劳动保障部门会为校企合作创造更好的平台。目前劳动部门已制定了优惠政策,比如校企合作支出,可以按照国家规定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给予优惠;企业委托技工院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对支付实习学生报酬的企业,按国家规定给予相应税收优惠;校企共建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可按地税的有关规定给予营业税减免的政策优惠。

    ■珠三角现实

    每次升级对

    人才要求都在提升

    技工“荒”过民工

    从2004年,“民工荒”一直困扰着我国众多的制造业发达省份。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显示:2004年第二季度,在上述三省的10个城市,70.4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但用工单位的招工名额为118.7万人,缺口达48.3万人。

    虽然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短暂改变了这一切,但2009年初,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珠三角各地的订单不断增多,突然对用工的需求也大幅增加,新一轮的“民工荒”又出现了。但这一波的“民工荒”与以前相比明显发生了变化。广州人力资源市场主任张宝颖告诉记者,到广州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 80%企业表示需要招技术工人,尤其是高级技能人才,但持证的人仅有20%,高级技工几乎找不到。

    “现在的‘民工荒’其实是‘技工荒’。”珠海光华电子厂厂长陈红亮肯定地告诉记者。他说,企业的普工没有培训提升成不了技工,产业一升级就要裁人,重新招人。

    陈表示,2008年后,他的企业在生产线上增加了两套设备,替代了大约50名劳动力。金融危机时,机器的好处在2008年第三季度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充分显露出来———“订单减少,企业不用养太多员工。机器也不存在磨损费的支出,但是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提高了。”

    他告诉记者,每一次的产业升级,对工人技能要求都在提升,因此越来越难找到合适的工人。

      (信息来源: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2010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