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定位 多措帮扶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开展精准扶贫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18-12-17 浏览量:

近年来,该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开发战略部署,找准定位,通过教育扶贫、电商扶贫、驻村扶贫、科技扶贫、赈灾扶贫和资助扶贫六条途径,为科教扶贫和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教育扶贫,为西部教育注入“活力因素”。几年前,该院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联合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大专生、培训基础教育师资。从2017年开始,学院为毕节市七星关区重点培训基础教育师资。围绕学校管理、学校文化建设、校园危机管理、高效课堂、家校共育、教师阳光心理打造、教师专业成长等内容,先后为该市培训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738人。不少参训校长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培训,与名校长、名师面对面交流,学习了管理经验,提升了管理水平。

电商扶贫,帮农民插上“互联网”翅膀。今年9月,该院与贵州施秉县签署了合作协议书;作为施秉县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帮扶单位,学院在该县设立了电商人才实训孵化基地。施秉县是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在64个行政村设立了电子商务村级服务站;学院为施秉县提供电商培训及项目开发、互联网创业导师培养和大学生电商人才培养等支持,在该县投放电子商务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招生计划;学院成立大学生创业团队与村级服务站对接,参与当地农产品上行,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帮助村民开办网店销售农产品,深受农民欢迎。

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当好先锋。近年来,该院按照上级要求,先后派出包村联户工作组和“第一书记”开展包村帮扶工作。重点帮扶青州市王坟镇涝洼村和西股村、庙子镇三角地村、邵庄镇温庄村。包村联户工作组到位后,坚持抓党建促脱贫,帮助帮扶村强班子、理路子、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全面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产业项目,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推进了村庄振兴,使这些贫困村如期“摘帽”和贫困户如期脱贫,帮扶村、户深受其益。

科技扶贫,让惠农科技扎根乡村。该院研发的山楂干红酒酿造新工艺及创制的巴氏循环脱甲醇设备,将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生物技术、现代生产方式相结合,采用不浸提打浆全营养发酵技术,解决了山楂营养利用率低的问题,增加了山楂干红酒的营养;将双盐降酸与树脂降酸相结合,增加了酒体的适口性和稳定性;采用脱甲醇后发酵工艺,保证了山楂干红酒饮用的安全性。该项科技成果实现转化,山东圣世鸿大实业集团于2014年在学院建成省内首条年产1500吨山楂干红生产线,通过了山东省技术监督局QS认证,获得生产许可,大大缓解了当地农民卖果难问题,拉动了潍坊西部山区山楂种植和销售;研发的山楂速冻速融技术在100多家山楂加工企业广泛推广应用,解决了当地山楂原料传统储藏方式烂果率高、不卫生的问题,推动了山楂产业化发展。生态型柿叶护肤霜系列产品——“可以吃的化妆品”制作技术转让企业,已投入批量生产。开展农村贫困残疾人花卉种植实用技术培训、果树栽培实用技术和残疾人扫盲行动培训,提升了残疾人劳动技能,助推了残疾人就近就业创业。

赈灾扶贫,扶贫路上风雨同舟。今年8月,百年不遇的温比亚”台风来袭,特大暴雨席卷青州,王坟镇、邵庄镇、弥河镇等乡镇受灾严重,部分房屋倒塌、墙堰滑坡、道路堵塞、停水停电,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灾情牵动着该院全体师生的心,学院党委第一时间组织参与抗灾抢险,及时通过包村联户工作组和驻村“第一书记”了解受灾情况,迅速成立包村救灾工作组开展抗灾援助工作,先后向王坟镇政府捐款10万元,向帮扶村庄温庄村捐款5万元,帮助受灾乡村修复村内基础设施,恢复生产,战胜自然灾害,重建美好家园。同时,还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抗洪救灾爱心捐款65500余元,表达教职工们的拳拳关爱情怀。

资助扶贫,让特困生享受特殊温暖。该院高度重视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帮扶工作,通过建立特困生帮扶长效机制,开展特困生就业指导培训;设立培真助学金和培真筑梦基金,开设培真铸人训练营,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增强受助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受助学生成长成才,努力实现从“受助”到“助人”的转变。学院积极主动为特困生申请就业补贴,帮助特困生就业。其中,校企合作企业——卡特彼勒(青州)有限公司设立卡特彼勒奖学金及白博恩奖学金,先后资助100多名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受赠学子表示要珍惜机会,努力深造,掌握本领,将来好好回报母校和社会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