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


发布时间:2018-01-16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北京教育新闻中心

京津冀教育部门联合召开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工作推进会,发布《“十三五”时期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专项工作计划》《京津冀教育对口帮扶项目》《推进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备忘录》,研究制定《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积极落实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十三五”期间,京津冀将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共同探索完善高校搬迁、建立分校、合作办学等机制,加快教育领域非首都功能疏解。未来,三地将合理规划区域教育发展,高品质配置教育资源,实现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

  开展“一十百千万”工程:重点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教学管理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相关领域对河北省张、承、保三市及21个贫困县进行对口帮扶。

  “一”:建设一所高职院校。由天津市出资,支援承德市建设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承德分校。由天津中德提供职业教育品牌、教育教学指导和专业建设标准,协助学校制定专业建设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十”:建立21个教师培训基地。推动三地师范类院校在受帮扶地区的21个县,每县建立一个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培养张、承、保地区贫困县教师。充分发挥教育部在天津设立的“国家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作用,对受帮扶地区职业院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开展系统化培训。“百”:建百余对合作学校。通过“手拉手”、建联盟校等形式,组成100余对中小学校、幼儿园、职业学校,开展互访互学等校际合作交流活动,提升受帮扶地区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千”:实施千人交流合作项目。每年互派中小学校长、幼儿园长、骨干教师、职业院校教师和管理人员250人,四年共计1000人,进行工作交流和在岗培训。根据受帮扶地区学校实际需求,由京津相关区县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受帮扶地区学校开展支教送教。“万”:免费提供万节优质课资源。加快基础教育学校图书资源、电子信息资源等共享,为受帮扶地区教师和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向21个贫困县免费提供不少于10000节优质课资源。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将重点推进十大项目

  教育领域非首都功能疏解合作项目

  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津冀毗邻地区教育统筹发展项目

  京津冀基础教育合作项目

  京津冀教育人才队伍建设项目

  京津冀教育对口帮扶项目

  京津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合作项目

  职业教育统筹协作平台建设项目

  京津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作项目

  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共享项目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科学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