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走出去铁路院校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5-06-09 浏览量: 信息来源: 记者 郑晋鸣 《光明日报》

  竞争力不断提升的中国高铁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内容,但“中国高铁走出去”,仅靠硬件是不够的,人才支撑始终是关键。在人才培养上,铁路院校如何下功夫、找对策?

    近日,国内外近50所高校及有关部门150余名专家齐聚江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商讨如何培养高铁国际化人才。

培养高铁人才,铁路院校责无旁贷

    从引进技术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创造,中国高铁在技术、系统集成、性价比和融资能力等方面有独特优势。中国近期合作的海外高铁项目近6000公里,涉及28个国家。同时,中国铁路设备出口已覆盖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

    随着海外市场的拓展,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和创新,急需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掌握新技术、新技能的高铁专业人才。“为‘高铁走出国门’培养国际化人才,铁路院校责无旁贷。”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虹说。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铁路院校纷纷“摩拳擦掌”:20096月,清华大学成立“高速铁路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举办9期硕士研究生班,培养600多名懂运营、懂管理的专业人才;2013年起,西南交通大学与光明日报连续主办两届“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聚焦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的主旨、方略与举措;今年9月,北京交通大学与俄罗斯铁路院校合办的全国首个中俄交通学院将开始招生,共同培养国际化人才。

一所与中国铁路同行的学校

    候车室内人头攒动,5分钟后,伴随广播员的热心提醒,一辆三节车厢的“和谐号”列车沿着铁轨缓缓进站……记者看到的这一幕,不是发生在车站,而是在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

    作为全国唯一的全真设备、仿真运行、连接铁路正线的校内现代高铁教学场地,这里的设备与在运营高铁同步,操作与现场一致,集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技术研发、技能鉴定、技能比武为一体,未来它将建设成为欧亚高速铁路国际化人才南京实训基地。

    “走合作发展之路,与中国铁路同行。”院长钱吉奎告诉记者,“学校实行政企校共同办学,从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实施教学到推动就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

    为让铁路人才培养与时代需求同步,南铁院与企业联合开展高铁列车长、信号工高技能人才、外语等培训项目。中国南车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先后有80多名国际售后和技术人员参与外语专业培训。

    学校还与清华大学共建慕课平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由清华大学推出的“铁路学堂”是专为铁路行业打造的慕课平台,与高铁国际化人才培养需求不谋而合,南铁院许多老师的课程将在“铁路学堂”上线。

特色文化育实用人才

    在高铁走出去的今天,铁路院校既要“高大上”,也要“接地气”。南铁院既有“高大上”的专业,也有“接地气”的实训基地。

    在不少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下,南铁院却书写了“就业神话”。沪宁城际高铁列车驾驶员有一半毕业于该校。近年来,学校综合就业率达到99%以上,电气化铁道供电、铁道机车车辆等轨道专业更是达到100%。仅去年,南京地铁就向该校提前“订购”了1460名毕业生,毕业生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状态。钱吉奎院长说:“很多对口单位都要求学院根据学生意愿,调一部分非轨道专业的学生到轨道专业学习。只要考试合格,他们全都要。”

    为培养优秀的铁路实用人才,南铁院始终坚持半军事化管理。该学校将铁路行业的职业素养要求融入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结合学生评价体系的改革,把半军事化管理的要求写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并形成了一整套半军事化管理的制度体系。

    时代需要培养有眼界和担当的铁路人。高铁走出去,铁路院校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