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良在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0-08-11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国际教育交流》第十八期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张大良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高等职业院校领导能力建设,教育部于2008年底决定设立“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选派500名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及省属重点高职院校领导赴美国、德国等国家,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和培训。培训项目委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秘书处负责组织实施。2009年,参加培训项目的有来自67所高职院校的82名院校长,共撰写相关研修报告79篇,研修论文72篇。今天对优秀研修报告和优秀研修论文的作者进行了表彰。在此,我代表教育部高教司向获奖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祝贺!
      高等职业院校领导能力建设是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精神的重要举措。研究、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事业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管理职能部门,我们高教司将继续与交流协会和有关单位一起进一步认真做好组织工作,在吸收、借鉴国际职业教育成功经验的同时,充分展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树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希望各地更加重视此项工作,进一步扩大项目影响,提高项目质量。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面向行业企业,面向社会,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协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313万人,比1998年增长6倍以上,在校生达1280万人。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1215所,占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61%,基本实现了教育结构调整的战略意图。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已经步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辛努力,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历史性转变,今后的目标是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新的历史性转变。要实现这一新的历史性转变,高职教育将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的院校长要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承担起这一历史赋予的重任。下面,我讲两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充分认识加强高等职业院校领导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党的十七大做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战略决策,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实现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高职教育系统的同志们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快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把进一步加快发展高职教育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重点。
     在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对于我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是旺盛而长期的。因此,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大有可为。高等职业院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为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培养专科层次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紧跟产业发展需求,服务企业岗位要求,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其举办的专业具有鲜明的职业指向,毕业生上岗后能够比较快地成长为生产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能手和生产组织管理人员,这样的毕业生一定会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欢迎,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高等职业院校要找准和拓宽毕业生就业空间,形成特色和优势,才能充满活力,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高职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共同构成了多类型多层次的高等教育体系结构。这个体系结构具有科学的多样性特征,各类型的高等学校在这个体系结构中都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共同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类型是技能型,与普通高校现阶段培养目标不同;在培养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的专科层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办学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又与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规格不同,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自身所具有的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把握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在现阶段聚精会神地培养好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专科层次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面向行业企业和社会提供技术服务与高技能培训。高等职业教育要以合作发展为动力,以合作育人为模式,以合作办学为机制,以合作就业为目标,大胆探索,开拓创新,办出特色,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不断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努力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与行业企业广泛合作的面向社会开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做到领导能力领先,要求学校领导班子办学理念先进,具有战略思维、科学决策能力和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这个要求,不但是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要求,更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
      当前我们还应看到,我国各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整体办学水平有待提高,部分高等职业院校领导班子的领导能力水平、管理队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要求。因此,我们要把培养一大批讲政治、懂教育、会管理、作表率的高职院校长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来抓。对此我们应该有充分的认识。
      二、充分发挥交流协会的优势,以加强高职院校领导能力建设为主线做好海外培训工作
      大家知道,交流协会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间教育外事单位,1981年开始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名义对外联系,同国外有关半官方和民间机构、团体开展合作。29年来交流协会做好政府的助手,配合国家大外交,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对外交流工作。“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由交流协会具体负责实施,一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此,我谨代表教育部高教司向交流协会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
      众所周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史比较短。我们应该借鉴、吸收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博采众长,结合我国国情,形成自身特点与优势,进一步提高我国高职教育水平。这是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项目的重要意义所在。实践证明,学习先进国家的长处,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才能尽快缩短我们与世界职业教育的差距。
      就高职院校领导海外培训而言,我想在这里强调五个结合:一是要把海外培训与国家人文外交结合起来。人文合作与交流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内容,事关外交大局,对增强中国亲和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广泛性和持久性的作用,是国与国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增进相互了解、理解和信任的桥梁。教育合作交流是人文合作交流的重要内容。同志们都是我国高职院校的院校长,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形象代表。我们要在学习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经验的同时,重视与国外同行的人文交流,增进与国际职业教育界人士的相互了解与友谊,展现我国高职教育领军人才的风范。
      二是要把海外培训与研究工作结合起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战略布局,其中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深入研究。我国的高职教育在世界上是独树一帜的,据高职教育研究专家说国外目前还没有这个词。所以,我们目前只能开展国际职业教育比较研究,从我国国情和我们的校情出发,借鉴国际职业教育成功经验,认真思考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职业教育内涵。
      三是要把海外培训与本校的改革发展实际结合起来。在我国,高职教育不仅是一个多样性的教育生态系统,而且区域性、行业性特征非常鲜明,不同学校的办学模式、基础条件、生源质量、师资构成、行业标准、培养规格、服务面向等差异决定着学校的发展特点和办学特色。我们要带着问题,尤其是学校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所面临问题,诸如办学体制、校企合作方式、税收优惠、经费投入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评聘等问题,去学习、研究、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回来后着力解决制约本校建设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求实效、促发展。
      四是要把海外培训与促进中外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结合起来。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重视和加强国际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努力拓展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形式,丰富内容,探索师资交流、学生交流、合作办学、课程建设、优质资源引进等,努力推动国与国之间、校与校之间的双边、多边合作关系深入发展。
      五是要把海外培训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品牌建设结合起来。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和内涵建设上迅速发展,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着力打造了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代表的优秀院校群体,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推动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品牌建设与协调发展。我们要在高等职业院校领导能力建设工作中,注重平等、对等、双向交流,宣传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和经验,不断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知名度,真正树立起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良好声誉和国际品牌形象。
      同志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全面提高我国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水平,着力建设一大批国际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大力培养数以百万计的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