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发展 高水平建设区域服务型高职院校


发布时间:2019-10-09 浏览量:

百年职教树金职品牌,扎根浙中与改革同行。学校强化“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理念,紧扣产教融合的发展主线,积极打造产教融合的“升级版”、专业发展的“集群版”、培养方式的“深化版”和社会服务的“拓展版”,探索高水平建设区域服务型高职院校的新路。

一、立足区域,打造产教融合“升级版”

学校始终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办学主线,创立了基地、招生、就业、教学、科研“五位一体”育人模式,推行“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建设“校企利益共同体”,产教融合步步深化。

跨入新时代,学校适应国家产教融合战略要求,探索共享基地、集团联盟、资本混合、校地合作、研发引领、丝路互惠等六种典型类型的产教融合模式,推动产教融合走向实体化,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的“双对接”。

如与西子航空集团等高端企业合作,投资1.28亿元共建“智能化精密制造实训中心”,建设区域生产性公共实训基地,获批国家发改委首批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和浙江省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牵头成立浙江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为乡村振兴培养现代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获批浙江省示范职教集团。以学前教育专业的优势资源入股,与3家公司共同组建幼教集团,打造幼儿教育品牌,与专业共谋一体化发展。深入金义都市新区,校地共同创办特色产业学院——金义网络经济学院,培养网络经济人才。引进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设立“川抗所金华分所”,合作开展医药领域高端研究和人才培养。

二、对接产业,打造专业发展“集群版”

学校突出服务国家产业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面向产业链和岗位链构建专业群,推动专业集群发展。紧密对接浙江省八大万亿产业和金华五大千亿产业,重点建设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文化教育、健康服务、网络经济、现代农业等6大专业群,形成了“集群发展、突出重点”的区域服务型高职专业体系特征。

加强专业群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如电子信息类专业群面向人工智能、无人机应用、大数据分析等探索大类专业分方向培养,装备制造专业群向智能制造领域转型,健康服务专业群向大健康领域发展,网络经济专业群对接金华“一号产业”集聚相关专业。

确立“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发展主线,加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力度,共培育建设省优势专业和特色专业各6个,2个专业开展了四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试点,举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9个。学校教学工作业绩考核连续三年位居全省高职第一,荣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教学资源、国际影响力、实习管理四个“50强”,是获得全部4项荣誉的全国4所高职院校之一。

三、适应需求,打造培养方式“深化版”

学校适应产业升级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持续深化校企协同、分层分类、创新创业的培养方式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校企协同培养。引入职业标准和行业企业标准,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和共同培养,积极推行现代学徒制。其中,2个专业开展了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试点,面向中小微企业实施“一对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成果获得了国家教学成果奖。

促进分层分类培养。广泛开设“工程创新班”“新经济青年领军班”“卓越护士培养实验班”“青年农场主培养班”等特色小班,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深化赛教融合的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连续三年荣获获奖总数和一等奖数的“双第一”。

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以深度融入专业教育、紧密融入行业企业、有效融入区域经济的“三融入”为理念,搭建课程、实践、竞赛、评价“四大平台”,实施启航、领航、远航“三航工程”,建立了“三四三”双创教育体系。

四、协同创新,打造社会服务“拓展版”

学校满怀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情怀,将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作为产教融合发展的重要基石,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形成产业与教育共生共荣的新生态。

学校从重课题、重论文逐步转向重应用、重转化,通过技术改造、合作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等方式服务企业,努力创设集聚创新资源的新载体。建有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省级工程实验室各1个,省、市级技术研发中心17个,专业性公司10家,年技术服务到款超过2000万元。

学校以科技特派员、“1+1”科技结对、“百博入企”、“百名专家联百村帮千户”、共建企业大学等多种形式开展立体化技术服务与培训,如与华孚时尚共建“华孚大学”,延长职工培训服务链,探索企业培训整体解决和全产业链人才培训的全新模式。每年各类社会培训近2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