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厚植工匠精神沃土 点亮职教文化之魂


发布时间:2019-05-29 浏览量: 信息来源: 湖北省信息

甜品叉与甜品勺之间距离0.5厘米、餐盘与桌边距离1厘米、水杯成一条斜直线并向右与水平线呈45°……”在备战2018年湖北省职业院校中西式宴会服务技能大赛期间,这些数字每天都要被选手杨恒锐念叨数百遍。

杨恒锐在进行西式宴会摆台

来自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武职”)的杨恒锐,有一个小愿望,那就是“要成为能工巧匠”。这个愿望,从他踏入武职、接受新生入学教育开始萌生,通过近两年的专业学习、技能竞赛、社会实践锻炼,终于一步步成为现实——20181021日,杨恒锐一举夺得2018年湖北省职业院校中西式宴会服务技能大赛一等奖,他自创的宴会作品丝绸之路,让现场评委连连叫好。

杨恒锐是幸运的,他个人的小愿望与学校育人的大方向不谋而合。作为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武职近年来以培育和复兴“工匠精神”为核心,厚植工匠精神沃土,营造浓厚的工匠精神文化氛围,为社会培养了一批批既具备较高职业能力、又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技能文化建设浸润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文化之魂,也是职业教育的魅力所在,武职人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

一批批大国工匠和大师请进来了。大国工匠李志强、荆楚工匠魏红权、楚天技能名师王伟华、全国最美教师禹诚、深度合作企业总工程师石上瑤,武汉市技能大师、优秀校友朱卫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全国道德模范江远斌……以“道德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等活动为载体,学校邀请大师们或展示炉火纯青的操作技能和出神入化的精湛技艺,或畅聊匠人的百味人生与代代传承的职业操守,或介绍行业技术前沿与展望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用真实的故事、真实的声音、真实的感悟传递工匠精神,让全校师生接受道德洗礼和心灵熏陶。

荆楚工匠魏红权在“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现场展示研磨工艺

一批批技能文化物化环境成果建立起来了。机电雕塑园、旅游博物馆、谈石斋文化艺术长廊、第二工业中心、外语自主学习中心、建筑实训基地、仿真录播平台……每个学院都把最能体现专业特色、最能注解工匠精神的要素融入院系建筑物、景观设计、文化场馆中,用技能文化环境来浸润学生心田。

一项项技能大赛活动开展起来了。来自武职纺织服装学院的20岁女孩王昭君,正在全力以赴,期望登上梦想中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20186月,她以时装技术项目湖北赛区第一名的身份代表湖北参加国家队集训,并顺利晋级该项目全国五强。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领域的“奥林匹克”,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集训基地,武职有2个:时装技术项目、酒店接待项目。举办赛事、承建基地、参加大赛,武职乐意去做,因为这些将带来浓郁的技能文化氛围,契合学校人才培养的宗旨。学校承办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相关项目赛、全国家电服务业竞赛决赛、湖北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等等。各学院举办各自的技能大赛,如生物工程学院举办技能运动会,旅游学院举办空乘技能大赛及素质展示活动……,要求全体学生参与其中,让每一名学生在大赛中受到锻炼。每一次技能大赛活动,学校都强调人人参与、开放赛场、组织观摩、现场直播,技能文化的“味道”一次又一次地在校园内扩散……

多年来,学校充分利用16位全国行指委委员资源,积极联系行业协会,主动承办高水平、全国性重大技能竞赛,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并近距离观察、学习、感悟工匠精神的内涵和荣耀。在工匠精神熏染下,大批学子逐步成为行业企业的技术技能精英: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胡兴平,毕业后加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所北京卫星制造厂,先后参加了载人飞船的主结构返回舱、轨道舱的研制加工以及十数颗卫星、多艘飞船系列的研制生产,为航天飞行器的结构制造做出了贡献;通讯专业学子王昊、邵军,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4G全网技术赛项获团队一等奖;寒门学子刘琦,入选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队集训,并获得全国“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人文教育涵养工匠精神

漫步武职校园,总能感受到一种不一样的气息:身穿厦航制服的“空姐”三五成群迈着优雅的步伐款款走来,身着银色工装的“实训生”有说有笑地从身边走过,“白大褂”们在实训室里聚精会神地摆弄着化学仪器……各行各业的“准职业人”们,把校园装点得格外亮丽又别致。

是的,在这里,学生们一入校,就成了“准职业人”,就奔着成为“能工巧匠”而来。为了让工匠精神融入学生血液,学校专门提供专项资金保障,体系化打造企业文化、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的良好氛围,在润物无声中根植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爱岗敬业、守正创新的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贯穿学校“十三五”文化建设规划的主线。

“讲堂文化”是武职对学生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一大特色和一张靓丽的“名片”。 学校积极打造了“道德讲堂”、“人文讲堂”、“‘谈石斋’文化艺术长廊”、“锦绣讲堂”、“文化讲堂”、“百生讲堂”、“骄阳学堂”、“青年沙龙”、“校友讲坛”、“书会·梦工坊”等十多个讲堂、讲坛或沙龙,属于不同的部门、学院开办,常年每周都有活动,非常热闹。“道德讲堂”,四年来,将大批道德模范、业界精英请进来,不断弘扬“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谈石斋”文化艺术长廊,五年来共举办包括学术讲座、座谈、论坛几百场,刘纲纪、陈望衡、刘玉堂等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传授人文艺50000人次从中受益。

校企合作培育工匠精神

在刚刚过去的1116日,武职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上展开合作,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实训、实践环节提供支撑,也就是说,武职的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到科大讯飞公司参加实习实训,这对于学生而言无疑是好消息。

事实上,在武职,基于人才培养而合作的企业远远不止科大讯飞一个公司。学校抓住一切机会让学生“学中练、练中学”,近年来,学校与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与华为公司合作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共同培养ICT人才,与武汉地铁集团合作培养订单生,与武商梦时代合作开办订单班,与宝业湖北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联盟合作协议,与华星光电合作开办华星光电智能制造班、与顺丰航空等优质企业合作签约……

同时,作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武职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式改革。目前,学校组建了四个“特殊”学院:一是湖北省高职院校中首个混合所有制学院“都市丽人服装学院”;二是与中兴公司联合建立“武汉职院·中兴学院”;三是与联想集团合作建立“武职—联想培训学院”;四是与华为公司合作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共同培养ICT人才。

无论是与哪个领域的企业进行合作,武职始终牢记一点,那就是明确自身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主阵地的社会定位,把培养大国工匠作为长期奋斗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学校要求合作企业委派技术专家、企业高工与在校专业教师对接,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目标,交替开展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术专家们通过手把手的指导、操作示范、情感交流等,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成就,让工匠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递。

  教育教学渗透工匠精神

除了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平台,学校还注重将工匠精神贯穿、渗透到专业教育教学各环节。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各学院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常年聘请名师、专家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及生产性实训环节等顶层设计,聘请“楚天技能名师”来校讲授本专业核心课程,邀请工匠大师走进校内实训基地,现场教学或演示绝技绝活。他们精湛的职业技能、耐心细致的指导,加深了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与价值的理解和感悟。

学校开展了“凌家山精英人才培养计划”,将工匠精神贯注到97英才计划项目,充分挖掘学校优质教学资源和学生个性潜能,选拔部分英才,实施导师制育人。在学研结合、赛教结合、理实结合、技能与文化结合中,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技术技能强、创新创业能力突出的精英技术技能人才,推动了13个教学模式和10个课程模式改革与创新;助力学生成功申报专利14项;仅2017年,英才班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获奖共86项,在全校专业人才培养中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直接撬动了学校智能制造、电子通信、计算机、生物工程、现代服务业等多个板块的专业人才培养,深层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学习热情,拓展了学生在第二课堂个性成长的空间。

教育教学建设的成效最终反映在育人质量上。事实证明,武职用工匠精神文化环境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合作企业的欢迎:在武汉华星光电集团,出现了以优秀毕业生任志高为代表的华星光电武职员工群体现象,该公司两年录用了389名武职毕业生到该公司生产一线工作;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慕名到学校合作培养“通用定向班”,43名毕业生全部被通用公司照单全收;深圳华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全体员工中,有1.1%来自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位列其员工来源院校第九,全国高职类院校并列第一,毕业生稳定在95%以上的就业率,让学校对考生、家长的吸引力逐年增强,招生分数线始终在高职高专批次领跑湖北。

创新创业融入工匠精神

2018817日,武职参加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在总决赛中斩获两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此前,生物学院徐顺高等六名同学发明的《食品中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快速检测试纸卡》,荣获2016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全国特等奖。

诚如大赛主题词所言,该项创新创效创业大赛旨在 “促进工匠精神的广泛传播”,武职也在一步步尝试着,将创新创业大赛与工匠精神有机融合,努力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服装设计制作毕业汇演

武职设立“创新创业学院”,在创新创业课程和实践中层层递进融入工匠精神。学校对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通过通识型课程对创新创业进行启蒙教育,通过嵌入式课程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通过活动式课程全面提升创新创业素质。课堂上,专业素质导师们用传统的工匠精神对创新进行了注解,即及时学习掌握本领域的技术变革,用创新思维、激情澎湃参与发明创造,同时让内心沉静下来,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导师们的解释,让“工匠精神”从高大上的神坛“走”下来,更加接地气,更加切合高职生的实际,让学生们不再认为工匠精神高不可攀,激发了学生的信心和决心。在校期间,学校邀请合作企业的技术能手、优秀毕业生校友、技能大赛获奖学子等,用工匠精神为学生诠释创业创新的必备素养——真心热爱、执着坚持、只做精品等,让学生们时刻感受到创新创业的氛围、榜样示范的力量,促进了学生们正确职业观的养成。同时,学校积极支持有创新创业动机的学生,配套实施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弹性学制和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等制度,解决了学生的后顾之忧;各学院成立专业教师+优秀校友混合导师团,在校内开设star coffee、大益茶室等创业项目,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创新。

一批具有创新创业素养的学子脱颖而出,机电学子王勃发明的手握式螺丝刀获机械创新大赛国家二等奖,生物学子黎亚林发明的“可自动转向衣架”专利以15万元成功转让,创业达人周宝超创办的文化传播公司,与校导网实现强强联合……

20161217日,中青报、国际创新创业博览会组委会授予学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示范校”50强;2017721日,教育部办公厅授予学校“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8127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授予学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

服务社会践行工匠精神

专注、敬业、精益求精,固然是工匠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但社会人文关怀,却是工匠精神不可或缺的内核。武职注重学生专业技能、职业态度的培养,更注重持续向学生输入责任感、担当感、使命感。

武职在培养能工巧匠的过程中率先垂范,始终不忘自身的社会责任。学校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主流融媒体高职行”等特色校园活动,紧密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办学条件、育人环境,通过邀请中小学师生、家长到校感受职业教育氛围和文化,了解校企合作成效和学生科技创新成果,进一步展示了学校职业教育理念、特色专业、校园文化、育人成果,让学生和家长体会职业教育“学会一门技能,富裕一个家庭,带动一方经济”的魅力,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营造进一步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

每年5月的“职业教育活动周”活动都很精彩,优秀的学生参与职业教育展示、校园开放活动、技术咨询服务等服务社会、服务行业企业的实践活动中,持续传播职教正能量,弘扬“劳动光荣、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时代风尚,提升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和吸引力。

学校全面实施一院一品工程,精心培育十大学生志愿服务品牌,让学生积极参与社区公益志愿服务:先后与学校周边的阳春社区等签订《教育培训机制协议》并开展公益培训活动;学生社团和志愿者每年利用暑假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支教、实用农村技术技能培训;生物工程学院健康服务站走上街头,为大众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并宣传科学的健康知识;计算机学院新E点协会、电信学院无线电协会发挥技术特长,深入武汉各社区免费开展维修电脑、修理家电等服务;纺服学院绘彩童年团队的学生耐心地教聋哑学校的孩子们学习绘画,让他们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多年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不断筑牢“文化育人”基石,厚植工匠精神沃土,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6年,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湖北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在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了大国工匠进校园暨湖北首场活动,高度肯定了学校对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学校荣获“全国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2017年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2017年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和“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案例”等荣誉称号。一年又一年,武职向社会输送了一批批技能精、态度好、能创新的专业技能人才,而社会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武职的毕业生不仅有良好的技能和工作素养,还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我们企业非常看重的”。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蕫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