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吸纳湾区新动能 构建双创新生态


发布时间:2018-12-11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11日第11版

blob.png

blob.png

blob.png

学校政府绩效评价中心师生团队工作场景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新时代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与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相比,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大而不强,人才培养规格还不能完全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战略的发展需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是东莞仅有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走廊核心,区位优势明显。学校主动回应新时代对高职院校高水平发展所提出的新命题,积极吸纳大湾区建设对高职提供的新动能,以创新育人模式驱动育人质量提升,形成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新生态。

    吸纳发展新动能,创新双创改革新机制

    加强顶层设计,构建联动工作机制。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出台《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行动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及工作重点。完善体系设计,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双创教育工作纳入“十三五”规划、“创新强校工程”“省一流校”及“省示范校”等重大建设项目中来,形成以领导小组牵头、各级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动工作机制。

    深化改革创新,校企共建双创学院。贯彻落实《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引入中科创大及社会资本,成立东职中科创新创业学院,双方在师资建设、课程建设、项目孵化等方面共同投入,共同培养新时代优质双创人才。学院统筹全校双创教育整体布局,设院长1名,由校领导兼任;设副院长一名,由中科创大选派业务骨干担任。通过以双创学院为主体,以教务处、学生处、团委、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中心及各院系为支撑,全校各部门相互配合、工作各有侧重,全面推进学校双创教育综合改革。

    政校行企协同,共建双创导师库。教师是践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责任主体。学校一方面在校内遴选具有资质、能胜任双创课程的教师担任兼职导师,另一方面聘请一批熟悉本行业、本产业情况,有行业公认的专业能力、强项和绝活的技术人才担任双创导师。聘请了智能制造行业李泽湘、张国军和印刷行业高峰及园林行业汪华清等大师级人物,建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印艺大师工作室、园林技术大师工作室。工作室以项目为带动,依托校企合作资源,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提升育人质量。学校还聘请知名科学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教师或指导教师,建立了双创导师库。目前,导师库有来自企业的创业导师112名,形成了储备丰富、行业齐全、热心教学的双创导师库。

    过去几年,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大中城市社科先进工作单位”、国家教育部门“中美产教融合+高水平应用型建设院校”、国家教育部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以及“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等荣誉称号。

    聚焦湾区新发展,构建双创育人新生态

    贯穿育人主线,构建育人新生态。学校双创教育改革始终围绕“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育人主线,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构建课程体系、搭建双创实践平台、打造师资队伍、开展项目孵化、培育双创社团等途径,构建了符合高职办学规律,契合学生成长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生态。

    计算机工程系郑唐兵同学的创业故事是学校在“互联网+”背景下,深化双创教育改革的典型之一。2015年,郑唐兵同学创办了东莞墨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6年,墨非文化公司获得光大创投基金投资100万元。如今,他的互联网公司服务东莞各大高校,“冒泡校园”“冒泡出游”“今日莞工”等微信公众号成为东莞大学生极具活力的社群,服务的大学生已超过5万人,占东莞高校在校大学生的60%。他的创业事迹先后被《南方都市报》、东莞阳光网、南方网等多家媒体报道。

    遵循成长规律,绘制双创课程地图。对照学生学习历程,设置了三类双创课程,绘制“2+0.5+0.5”的双创课程地图。三类课程分别是通识课程、专业(群)核心课程、“专业+职业”课程。通识课程贯穿学生大一、大二全程学习;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课程相互渗透、互为补充,课程设置与学生能力螺旋式成长相匹配;大三阶段,学生通过创业实践和顶岗实习,提高双创实践能力。

    健全学分体系,全面服务学生发展。在通识课程等三类课程基础上,构建通识启蒙课程、专业融合课程、精英实战课程、讲座补充课程及创业实践活动的五层课程,各专业双创教育不得低于4学分。课程分别以必修、选修、讲座及活动等多元方式开展,纳入学分管理,构成了五层多元学分体系。比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得立项、创业团队获批入驻学校创客空间等实践项目,均可以通过申请认定得到相应学分。参加挑战杯等系列比赛获得奖励,可以申请相关双创专业课程免修,实现双创学分与专业课学分的转换及替代、减免专业课学分。

    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一批创业意识强、思维活跃、敢想敢干的青年创业者。王卓龙同学是学校2013届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他刻苦钻研自动化专业技术,加入学校机电技术研发与服务中心团队,在老师带领下参与企业自动化项目开发。毕业后,他凭借过硬的本领和扎实的创业知识,创办了东莞市安胜达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至今已研发多套智能机器人集成系统,成为比亚迪、富士康等公司的合作供应商。

    夯实平台建设,提升双创综合素养

    依托项目载体,在双创基地实践中自我赋能。依托省技术工程中心、市技术研发中心及校级技术服务中心优势,充分利用学校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生产性实训基地及各系部先进的实训平台,打破专业壁垒,共享各实训资源,鼓励师生跨专业组建团队、参加各类双创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学生在创业平台中得到全方位的训练与服务,增强了双创技术技能的积累,实现从创新、创业到创赛的进阶式成长。

    学校政府绩效评价服务中心以社会服务项目驱动方式,带领师生团队,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市财政节省资金超过5000万元。近5年,300多名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来,先后承接财政支出项目100余项,社会服务到款额400多万元,学生双创能力得到了提升。师生团队撰写的《东莞市社工购买专项经费绩效评价项目》报告获得省市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在业界引起良好反响。

    建设创业基地,在创业实践中提供全面保障。学校将第三教学楼改造成4000多平方米的双创实践中心,建设了双创展示中心等6个集专业建设与学生双创教育于一体的基础平台。搭建了数字创业学院——乐创学院,支持创业团队孵化项目。学校还和人力资源部门、国家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等积极协调互动,共同为学生提供帮扶、指导和一站式服务。陈志高同学创立的“学盟文化公司”等实体化项目被选送入驻松山湖大学生创业孵化园。

    完善投入保障,打造高职特色创客校园。学校多渠道统筹安排资金,设置奖学金,支持双创教育教学,资助双创项目。2018年,政府部门专项支持学校创新创业资金达800多万元,获得企业捐赠资金达205万元;学校被认定为东莞市首批创客培育学校。

    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需求,突出人才培养核心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据教育部门职教中心研究所统计,近5年学校获国家授权专利130项,专利数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49位;CNKI收录期刊论文数居全国高职院校第13位;南大核心期刊论文发表量位居全国第10。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就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这些成绩反映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推进双创教育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也为学校建设具有东莞特色全国一流职业技术学院夯实了坚实的基础!(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李玮炜 肖 霞 贺定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