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产教融合,开展协同创新,助推交通产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18-02-08 浏览量: 信息来源: 湖南省信息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工程学院与湖南联智桥隧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聚集双方优质资源,实施产教深度融合,开展技术协同创新,跟踪交通运输部最新发布的重大技术方向和技术政策,专注桥隧智能制造与检测技术领域,合作贯穿了交通行业新技术的“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技术推广→人才培育”全路径,探索了产教深度融合的新途径,提升了服务交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1、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定位

湖南联智桥隧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南省企业技术中心、预应力智能张拉与压浆技术国家发明者,致力于桥隧智能制造与监测技术,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技术总监均为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公司技术骨干、一线技术人员70%以上来自于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路桥工程学院。我校路桥工程学院拥有省示范性交通土建技术专业群,有“路桥湘军摇篮”的美誉。校企双方强强联手,2015年11月,双方签订校企产学研框架性战略合作协议;2015年12月,合作成立了桥隧智能制造与检测技术工作室;2016年5月,双方签订了现代学徒制培养协议。校企紧跟国家关于“产教融合”的政策,聚集双方优势根植交通行业,瞄准交通运输部最新发布的《交通运输重大技术方向和技术政策》中的“桥梁智能制造技术”和“公路长大桥隧设施及运营安全技术”,依托国家级、省级职教重点建设项目和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平台,协同研发、培训和推广桥隧智能制造与检测技术,开展桥隧智能制造与检测技术领域全路径产教融合,抓住交通行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协同发展。

2、校企协同攻关,开展交通科技创新

通过联合成立桥隧智能制造与检测技术工作室,充分发挥双方“智力”、“技术”、“设备”优势,将 “北斗定位”、“智能控制”、“三维扫描”等应用技术与“预应力智能张拉与压浆”、“车载三维激光扫描仪隧道施工与运营监测系统”等产品研发相融合,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联合开展了多项交通科技创新项目。2015年,联合立项“湖南省预应力桥梁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6年,联合立项湖南省交通运输厅科技课题“桁架梁桥新型HM-RPC变厚桥面板研究”,项目批复资金预算200万元;2017年,立项省自科基金“基于声发射理论的混凝土桥梁裂缝检测技术研究”项目,合作申报了湖南省交通运输厅重点科技项目“公路工程智能检测系统研究”。

3、共同制定技术标准规范,助力交通工程质量提升

联合开展桥隧智能制造与检测技术领域标准化工作,致力于规范行业行为,提升行业产品整体质量。2014年6月,校企团队共同编著了《预应力智能张拉与压浆技术》,供相关专业在校学生和行业从业人员使用;2016年9月,校企联合编制全国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国家标准《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预应力用自动压浆机》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预应力用自动压浆机》,这两项标准的完成与颁布,预示着预应力行业将依托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让中国预应力结构更耐久、更安全,极大地提升了校企双方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4、共同借助优势平台,推广交通技术标准

利用“路桥湘军的摇篮”品牌效应和工程技术研究平台,校企共同宣传推广桥隧智能制造与检测技术。预应力智能张拉、压浆等技术通过交通运输部科技成果权威鉴定,入编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工法汇编》、入编交通运输部《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录入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建设科技成果推广目录》。

5、共同培育技术技能人才,填补行业专才缺口

利用共同参与的“十三五”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湖南交通开放性公共技能实训基地等职教项目,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拥有桥隧智能制造与检测技术相配套的技术技能人才,并通过全国交通教育平台开展从业人员新技术培训。2016年9月,开展了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联智班),

成功入选了全国交通教指委承接的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 2013年至2017年,连续5年承担全省桥隧新技术专题培训;2016年6月,承担了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委员会路桥工程类专业骨干教师预应力智能张拉、压浆技术及质量控制专题培训。

自校企双方“产教融合”实施以来,校企共同成功研发了桥隧智能制造与检测技术6项、制定了国家级标准2项、培养满足行业发展的“专才”500余人、开展桥隧智能制造与检测技术培训达5000人次以上,有力推动了路桥施工技术的发展。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产教融合”项目的创新发展和带动作用,近年来以路桥专业为主体立项了国家级、省级职教项目10余项,荣获了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省高校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示范校和“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职教品牌凸显。湖南联智桥隧技术有限公司依托“产教融合”项目持续开展,展示了企业创新实力,充实了技术骨干和一线技术人员队伍,公司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销售额的比重达100%,主营收入从不足500万元到2016年的3.4亿元,从湖南区域公司到占领全国市场,实现了有道路桥梁建设的地方,就有联智桥隧的产品。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