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五个一工程”助力中国职教质量品牌建设
发布时间:2017-12-27 信息来源: 福建省信息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创立于1866年,始称“船政学堂”,是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是唯一一所入选中国质量研究与教育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单位的高职院校。
办校150多年来,始终坚持船政“精益求精、密益求密”的质量精神,追求绩效卓越;以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为办学目标、以不断提升管理和质量水平为内生动力,逐步形成了“成果导向(内外)双循环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在教育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文化传承等各方面办学绩效卓著。
步入质量时代,学校制定并实施质量品牌发展“五个一”战略,树立全员质量第一意识,将学院质量品牌发展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国家质量治理中,培育和形成了以“传承船政质量精神,创新质量发展应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质量文化,对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时代工匠的需求,着力打造和形成职教特色品牌。
搭建一个平台、确保特色引领
在发展中,学院注重“示范”平台搭建,以“国家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双示范平台为品牌带动,取得了一系列影响全国高职教育改革的成绩:以船政质量价值观教育为特色的核心育人模式为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典范,以德技双修为特色的实践育人模式已取得明显成效,率先推行的“二元制”、现代学徒制改革、自主招生考试有力加推全国职教改革,以成果导向双循环管理模式有效促进内部质量管控与外部需求对接等,赢得社会广泛好评。
挖掘一种精神、打造特色名片;
在发展中,学院注重传承船政文化精髓,将船政文化特色品牌建设融入区域文化发展和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双背景中来,取得了文化、教育双丰收的成效,依凭船政在教育、工业、科技、海防等方面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卓越贡献,赢得了党和国家领导及社会各界的持续高度关注,船政特色品牌已然成为福建乃至中国载誉世界的文化名片。
塑造一种文化,培育特色品牌
在发展中,学院注重船政育人模式构建,将船政百年来积淀的深厚积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工匠精神“培育结合起来,着力构建学生素质提升“413”工程,施行“4-3-2”育人模式,以船政品牌文化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形成并持续发挥思想育人的前端作用。
学院发展迈入“招生录取率高、培养质量高、专业对接度高、思想品德高、就业质量高、社会评价高”的良性循环,据权威第三方评价显示,行业、企业对毕业生基本工作能力满意度、创新能力满意度、核心知识满意度等均超出全国高职院校较大幅度;学院毕业生一年后的就业率均在94.8%以上,比同类院校高2.1%,企业用人满意度均在93%以上,毕业一年后月收入为3098院,比全国示范院校和同类院校平均水平高349元和311元,毕业生推荐新生入学比例、行业及企业选择毕业生比例、家长和社会对学校办学认可比例等均位列全省乃至全国高职院校前列。
建立一个体系、保障特色理念
在发展中,学院注重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在船员教育和培训质量体系覆盖运行20余年的基础上,融合国家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保证体系要求,率先在全国建立现代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覆盖教育教学全过程,大力弘扬船政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全员质量第一意识,将学院质量品牌发展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国家质量治理中,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广应用先进的质量思想、方法、工具,提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质量参与和控制水平,打造质量标杆学校,加强品牌建设,以质量为核心的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制定一个规划、护航特色发展
在发展中,学院注重质量顶层设计和规划,组织质量领域、教育领域专家共同制定《学院全面发展质量教育规划2018-2023》,在全国率先全面开展质量教育,从学生质量知识、质量技能、质量意识等多维度开展质量专业(学科)建设,先行先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优质人才供给;同时积极打造全国性质量教育共参共享平台,以“质量学堂”为基础,建设共享型质量教育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移动教学平台、力促在全国范围内搭建并实施交互式质量自助学习的综合平台。
进入新时代,我们将继续应用闽台两岸职业教育共融共通的优势积累,发挥首批闽台校校企试点院校、闽台高职院校长培训中心、闽台高职院校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等资源优势,融合联合推动IEET专业认证、人才培养质模式研究、质量课程建设等;同时,立足和发挥福建“一带一路”核心区的优势,拓展马来西亚、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际合作,主动发掘和服务“走出去”的本土企业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本土人才,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和学历职业教育,为我国提升职业教育软实力作出国家示范校的应有贡献。
作者:张建国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教学督导与教育研究所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