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实现校企精准对接
发布时间:2017-06-08 信息来源: 河北省信息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的办学形势和生源压力,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坚持以“解放思想、高标定位、履职尽责、创新发展”为工作总基调,不断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现代学徒制,助力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人才培养,实现了校企精准对接。目前学院已经取得河北省“校企一体现代学徒制特色学院”的试点单位建设资质,正在朝着打造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努力迈进。
一、积极探索,科学推进,现代学徒制建设走在前列
早在2015年,学院就根据省教育厅要求,申报了《企办院校“多阶段交替共育式”现代学徒制的探索》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物流管理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两个专业制定了现代学徒制建设方案,参与煤炭协会主持的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同时以点带面,加大力度建设电气自动化技术、工程造价、会计、图形图像制作专业等4个重点专业。各专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校企全程双向介入”、工程造价专业的“三阶段、四层次层级递进”、会计专业的“课证训实四位一体”、图形图像制作专业的“工作室为依托,项目引导”人才培养模式。
二、紧跟形势,抢抓机遇,项目建设资质成功获批
2015年10月,教育部下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这一纲领性文件。2016年4月,省教育厅下发《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政策机遇面前,能源学院举全院之力,完成了《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执行方案》和39个任务及11个项目的建设方案等材料。经专家组确认,最终获批承接了38个任务、8个项目的建设资质,而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正是其中一个项目。在此基础上,学院制定了《校企一体现代学徒制特色学院建设方案》,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建设,进一步推动学院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更加注重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水平。
三、多措并举,重点建设,学徒制试点专业初具规模
一是大力开展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建成现代化矿井仿真实训室、爆破工和水文地质实训基地、华为数通实训室以及机加工实训中心等校内实训基地79个,与近百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校外实训基地达到114个,为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二是选派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参加师资培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互兼互聘互融”建立了学院兼职教师库,组建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形成产学研团队,基本形成了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骨干结构、专兼结构比较合理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专业现代学徒制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支撑。三是“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实现了“学校课堂教学企业化,企业实践教学课堂化” 的两化融合。四是结合学院办学实际,不断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目前已基本形成包括党政工作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设施管理制度、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群众团体工作制度和后勤、财务、卫生及学校安全等规章制度在内的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这些制度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四、改革招生方式,对接企业精准服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创新实施“对接岗位精准招生模式” ,有效解决工学矛盾,提升在职员工技能。2016年开始,学院积极探索招生考试方式改革,将试点专业纳入单独招生计划,实现了单独招生与现代学徒制对接,当年与集团公司联合单招煤矿开采技术专业35人,并联合实施“双导师”制度,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2017年,学院为开滦、冀中两家大型国企招收煤矿开采技术专业100人。集团公司等企业与学校教师共同组成面试专家组,进行单独招生面试,保证学校录取学生与合作企业需求同步。同时,学院还通过微信、短信、网络、报刊等多种方式,对现代学徒制政策进行系统宣传解读,提高现代学徒制的社会影响力和认知度。
随着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的不断提升,能源学院充分发挥校企一体的办学优势,不断创新“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促进专业与行业的对接、课程内容与工作岗位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实现了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