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传承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机电职教品牌


发布时间:2017-04-18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安徽省信息

作为全国首批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和安徽省首批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学院始终坚持“地方性、行业类、技能型、特色化”理念,“十二五”以来,紧密围绕“机电”特色,多措并举抓改革,务实创新促发展,依托行业、优化专业、融合企业、促进就业、引领创业,传承弘扬工匠精神,矢志不渝打造机电职教品牌,为建设职教强省、助力中国制造2025作出了积极贡献。

依托行业,把握“机电”办学定位

拥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作为全国较早举办职业教育的学校,学院紧紧地依托机电行业而立,靠机电行业而强,已成为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作为安徽省机电行业协会、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安徽省汽车工程学会、安徽省船舶工程学会、芜湖机械工程学会的主要成员单位,学院在行业标准制定与新技术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学院顺利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验收,全面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强化办学特色,凝练办学理念,2016年科学制定和认真落实《“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对接服务高端制造业、工业智能化改造和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发展需求,通过召开第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全面加强党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校、全面建设“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从安徽省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自身实际出发,抢抓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和建设“美好安徽”大好机遇,锐意改革创新,加快内涵发展。

优化专业,突出“机电”办学特色

加大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对接,主动适应现代制造业、电子信息等支柱产业集群发展,构建了机械设计制造类、电子信息类等5大专业群等。机电类专业及在校生比例达80%以上,拥有机械制造等3个国家骨干高职重点建设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2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等2个全国机械行业骨干建设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8个省级特色建设专业,汽车电子技术等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气自动化省级教改示范专业1个。2016年,模具设计与制作等7个专业成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新增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2个省级特色(品牌)专业。

对接《中国制造2025?安徽篇》和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求,加大专业改革力度,优化专业结构布局,近年来累计停招7个专业,新增工业机器人技术、通信技术等18个专业。院内有30多个专业涵盖省主要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基本形成优势传统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产业“三大产业领域”专业布局。

专业改革和建设有力地促进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2014年、2016年两度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机械设备装调与控制技术”。2009年以来,累计获得国赛奖项43个,其中一等奖5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23个;省赛奖项216个,其中一等奖60个。仅2016年就荣获国赛一等奖3个,三等奖2个,参赛规模和获奖成绩再创历史新高。2017年,学院将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

融合企业 汇聚“机电”资源优势

创新“政府推动、行企校深度融合、中职高职本科衔接、招生培养就业联动”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先后与53家企业开设122个订单班培养学生6011人。调整充实学术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与企业专家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和科研项目研发。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深化校企融合,与学院合作办学的企业中机电类企业数量占85%以上,为加快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课程建设,助力现代学徒制试点发挥了积极作用。每年安排教师下厂实践提高“双师”能力的同时,主动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及继续教育服务。

充分发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省公路运输管理部门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培训考点、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培训考核点、芜湖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等平台作用,“十二五”以来累计完成职业技能鉴定及各类培训61232人次,位列芜湖首位、全省领先。并举办了省人社系统首批维修电工等高级技师培训班。

2016年,加快推进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中心的基础上,又获批国家首批“全国机械职业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基地)”、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习基地(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积极建设工业机器人应用研发中心、3D打印技术应用与研发中心,2017年获教育部 “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建设项目。举办了“3D打印(增材制造)”教学及应用最新技术师资高级研修班,第七届全省职业技能竞赛(芜湖赛区) “创意芜湖——3D打印大赛”。

促进就业 培育“机电”技能人才

“十二五”以来,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攀升,就业质量不断提高。累计培养20000多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获省政府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先进单位表彰1次,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表彰12次。

毕业生就业地区覆盖长三角、珠三角和安徽省各地区,已与诸如安徽江淮、合力叉车、安徽海螺、芜湖奇瑞、深圳富士康、广东美的等200多家知名企业签订实训就业基地协议。毕业生就业区域、环境、待遇、专业对口率等逐年改善、提高。涌现出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安徽省青年岗位能手”和一大批企业骨干等优秀毕业生典型。2016年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分别为98.9%和90.98%,省内就业比例提高到71%,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对学院办学进行多次报道和推广。

引领创业 激发“机电”创新活力

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基于“专业+”的高职院校1334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贯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结合专业、注重实践”一条主线,构建“通识培养+技能培训+实践训练”三层次课程体系,形成“技能竞赛、项目牵引、孵化催生”三种实践平台,强化“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四重保障。完善创新创业配套制度,对优异学生给予课程免修、学分认定及减免和奖励。

校内有创业孵化基地,校外与芜湖市弋江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安徽省首个高职院校大学科技园──弋江机电科技园,60%以上的入驻项目与机电类专业紧密结合。目前,园区各类项目50多个,承接科技类服务项目200项,获批专利900多项,带动1000多名学生创新创业,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

学院孕育了诸如拥有多项国家专利、全国发明专利大赛一等奖、创新创业明星徐文杰,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入选芜湖市十大经济人物的杨杰,勇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戴大桂、陈军等创新创业先锋。原省委书记张宝顺视察学院机电科技园时对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给予高度评价。学生参加全国及省市创新创业、专利大赛获奖123项,其中特等奖1个,一等奖11个。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发明教育基地和安徽省AA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2016年,又荣获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先进单位,安徽省首批“创业学院”等荣誉称号,创新创业工作在2016年教育部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上作经验推广。2017年学院管党治党工作获得省委领导的赞扬,学院正围绕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安徽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三大中心任务”全面发力,奋力开创党建和发展工作新局面。

学院厚重的办学积淀,鲜明的办学特色,优质的人才培养质量,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各项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我们将继续秉持“工匠精神”,乘着“中国制造2025”加快实施的强劲东风,巩固办学成果,锐意改革创新,提升发展水平,朝着既定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王冬冬 魏东 司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