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化创新成果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发布时间:2015-06-11 浏览量: 信息来源: 河北省信息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保定职业技术学院长期坚持的科技创新工作原则。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是高职院校的神圣使命与职责所在,只有将学校发展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才能实现高职院校培树人才的真正价值。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保定职业技术学院杨克勤教授带领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大展新作为,勇做创新践行者,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成功开发设计8项企业MIS(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目前,全部成果已经找到“婆家”,成为企业的“香饽饽”,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使企业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实现互联网+增添了色彩。

开展产学研合作    实施项目教学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以服务区域经济为切入点,以充实教学项目库为目标,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带领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到企业开展调研,找出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信息化需求,为企业量身定制“信息化圆梦方案”、开发设计信息化软件,信息化创新硕果累累。先后为企业定制开发了易通无纸化考试系统、易通进销存财务系统、易通WMS仓库管理系统、易通POS零售系统、易通中小学工资管理系统、第三方物流信息发布系统、易通远程配送系统和易通进销存远程互联版共计8个软件项目。其中,易通进销存财务系统和易通WMS仓库管理系统两项MIS软件,经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审核,于20138月均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013年,易通进销存财务系统和易通WMS仓库管理系统两项MIS软件代表学院参加保定市科技成果展,成为展会上一道靓丽的风景。能够取得如此丰硕的创新成果,在高职院校中可以称得上是典范。

该专业实施“学习性项目”和“校企对接项目”双项目教学。学习性项目是以“为企业私人订制研发的产品”为项目案例,在校内实训室对学生开展项目教学;校企对接项目是以教师承接的企业待研项目为案例,在企业对订单培养的学生开展项目教学,教师根据企业实际工作情境,把项目分解成实战型学习(工作)任务,指导学生研发完成。8个软件项目的研发均是教师带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的,真正实现了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

转化创新成果    服务地方经济

截至今日,8项软件已被广泛应用到500多家企事业单位,实现了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成为企业信息化管理创新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其中,“易通进销存财务系统”软件已被保定正达公司、保定远大公司、廊坊宜展农化公司、衡水深州农资公司、固安农友公司等保定及周边区域的400多家企业使用;“易通进销存远程互联版”被应用于保定友夏商贸公司等12家企业;“易通POS零售系统”被应用于保定音像批发公司、保定布休衣专卖店等保定市7家零售企业;“易通中小学工资管理系统”被应用于保定市新市场小学、五四路小学等5所学校;“易通进销存远程连锁版”被应用于保定市友夏商贸有限公司、廊坊宜展农化有限公司、廊坊绿园公司3家企业,实现了异地远程云接入。“易通远程配送管理系统”是专门为保定市政府农产品产销对接惠民工程开发的项目,已被应用于保定市新合作农产品有限公司。

所有创新成果均受到企业的一致好评,为企业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保定市利民农资科技市场管委会评价说:“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研发的易通农资管理软件,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效率,保障了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现。”

改革永不停步。目前,在“互联网+”的驱动下,“易通”进销存财务系统在技术革新方面又有了新突破,现已升级为20.0版本,应用最先进的云接入技术,采用最新流行的数据库管理技术,支持电脑、手机、平板操作,具有多级密码及自动备份等先进功能,支持异地在线查询,实现线上线下高度融合,成就老板在家办公的美好梦想。农资、建材、汽配、电器、药业、书店、服装业等各种行业的老板,在家就能进行物资和商品进、销、存、财四位一体系统管理,工作更加便捷。

创新永无止境。保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河北省优秀教师杨克勤说:“我们的创新永远在路上。我们将继续加强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加强学生创新教育,让学生真正从善于再现转变为善于创新,为我国高职教育转型升级添砖加瓦,为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