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以改革激发活力,推动发展


发布时间:2015-03-31 浏览量: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在去年5月顺利通过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后,如何推动学院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学院面临的新的重大问题。学院党委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成立了以学院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改革与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了《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整体谋划和统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以改革激发新活力,推动学院跨越式发展。

一、明确发展目标。学院顺利完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跻身于全国高职院校第一方阵,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实力跃上了新台阶,这是学院办学和持续发展的最大优势。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任务的完成,只是学院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和环节,它不可能解决学院面临的所有问题,影响和制约学院发展的因素依然较多,有些可能发展成为瓶颈因素。站在新的起点上,学院必须要适应更高的社会要求,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迎接更加激烈的办学竞争,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以全局视野、从长远角度谋划学院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学院党委及时组织教师进一步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文件,开展了为期三个多月关于区域产业、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和院情的调查研究,听取吸收行业企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20149月出台了《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下同)明确了打造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实力升级版、建设国家优质高职学院的战略目标,提出了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确定了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基本思路,在以下七个方面着力推进改革:一是构建以应用技术型本科为龙头,专科为主体,融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为一体的职业教育体系;二是形成以资源勘查类专业为特色,工科为主体,工、经、管、文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三是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充满活力的多元办学模式;四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五是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六是推进人才强校工程,为学院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七是健全保障机制,提升学院发展保障水平。《意见》遵循高职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体现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赣南区域产业结构、国土资源资源行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要求,成为学院推进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二、落实改革清单。根据《意见》中明确的深化七个方面改革,学院确定了改革项目清单,第一批48个改革项目于201410月正式出台并实施。在48个改革项目清单中,有深化改革项目14个,如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建设、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院系二级管理、学院大督导实施办法等;进一步规范项目7个,如海外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发展基金建立和运用、科研激励机制建设、学生社团活动和第二课堂管理等;新推进改革项目27个,主要适应高职教育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必须推进的改革项目,如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试点、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试点、合办应用技术本科教育试点、推进智慧课堂建设、学院攀岩俱乐部建设规划与经营管理、学生学业考试综合改革、股份制服务模式试点等。学院以改革项目为载体,建立学院领导和系部处室二级责任制度,分解任务,落实责任,按照整体设计、分类规划、学院统筹、分步推进的办法有序推进改革项目,学院改革和发展办公室对改革项目进行指导、监控和考核。在第一批项目实施过程中,进一步编制新的改革项目,推动学院改革循序渐进向前发展,拟花3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立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特征、较好满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具有较强适应力的职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推动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实现新跨越。

三、彰显改革成效。《意见》和改革清单的有序实施,极大地激发系部和教师参与改革热忱和创新意识,教师中原有工作惰性在消失,过去的顾虑疑惑不见踪影,以前的畏难情绪被取代,各项改革有序推进,不断取得新的成效。2014年下半年以来,学院招收新生3142人,比去年提高了21.08%;开展与本科院校合办2个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教育,共招生121人;新办5个中高职衔接专业,共招生672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27%,继续居省内高校前列;教师四项能力建设稳步推进,专业专任教师双师率达到94.39%,青年教师能力达标率100%;校企合作取得新进展,紧密合作企业达到239家,合作共建稳定性、规范性实训基地达到218家,与企业共建江西中汽零汽车学院江西赣江宾馆班福建德诚班深圳讯方通讯学院等一批新项目落地实施,企业在学院设立6种奖学金,奖学金总额度达到171万元,企业年度捐款538万元;产学研一体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服务区域经济能力提升,2014年共完成技术服务项目349个,实现技术服务价值2512.15万元,开展各种形式、各种层次培训12894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