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动物健康的守护者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全国高校教学名师李舫教授


发布时间:2013-06-07 浏览量:

回想起当年高考填报志愿时,李舫教授说:“童年时在农村,乡亲们养的鸡呀、猪呀,得了瘟疫,在痛苦挣扎中死去,乡亲们叹息无助——鸡和猪可是家庭的钱罐罐!那时的自己用小树枝翻翻鸡的羽毛,也没看到有什么夺去鸡生命的小虫子呀?”从那时起,她就有了一种愿望——一定要找到那些可恶的小虫子,把它们杀死,让动物不再得病,让乡亲们不再叹息。填报高考志愿时,得知兽医正是能够找到这种“小虫子”的专业时,她毅然选择了这一专业。1980年代大学毕业后,面临人生道路选择,她知道,畜牧业刚刚起步,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做防疫检疫,于是她选择了到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任教。

“动物疫病防治员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

职业教育必须强化行业服务意识,企业的需要,就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李舫教授一贯坚持的。课程是教学的基础,她大胆探索,根据行业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参照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检疫检验员的职业资格标准及执业兽医师考试大纲的要求,“以岗位为目标、以技能为轴线、以生产项目为驱动”,系统进行课程内容的设计与开发。将学科体系下的全部教学内容整合为生产中的若干个项目,建立“生产项目—技能模块”的课程模式,所有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都围绕着这些项目来完成;将技能归纳为单项实训和综合实训两部分,分别训练、强化训练。

与课程改革相配套,她创立了“以生产项目为驱动”的教学模式——广泛开展现场课教学,把课堂搬到养殖场、动物医院等实训场地,通过现场案例,使教学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进行,达到了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创立了“以能力测试”为中心的考试模式——所有考试题目均为生产中的具体任务。

这项改革充分把握和体现了高职教育的本质,以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有效性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她主持的《动物微生物》课程被批准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课改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科学的教法”

“职业教育是人人成才的教育” “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科学的教育方法”,这两句话经常挂在李舫教授嘴边。

高职教育怎样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勤于实践是掌握技能最有效的途径。为此,李舫教授带领她的教学团队,整合校内外资源,全面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在校企合作中深深受益的企业踊跃捐赠资金和实验仪器设备,建起2处校内实训基地和6个实训室;在20多家畜牧企业设立了集教学科研、教师实践锻炼、学生顶岗实习、毕业生就业于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创造了丰富的实训条件。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中学习,被赋予真实的工作岗位、岗位职责和岗位目标,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体现了“做中教、做中学”的高职教育教学特点。

在实践技能训练中,李舫教授独创了“讲、练、议、评”四步教学法——精讲:教师讲要领和重点,学生再自学;练:随堂实习动手操作,集中实训,反复练习,直到把技能熟练掌握;议: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讨论;评:师生互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这种教学形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实践教学改革,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20112012年,她率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两夺冠军。“毕业生技能娴熟、作风过硬”已成为该院的特色和品牌,深得用人单位好评,这也是让她最感到欣慰的。

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她建起了精品课程网站,将多年积累的素材制作成视频、图片、动画、多媒体课件等课程资源,上传到网站。学生可以随时学习,随时模拟训练、自我考核、自我评价。她和学生通过网络互动,及时解决疑难问题,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根据地域特色,因地因人施教。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地域不同,各地畜牧业发展重点和水平各异,学习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也不一样,因此,“因地因人制宜”便成为她教学的一大特色。比如,新疆以牛羊饲养为主,新疆籍的学生重点学习养牛、羊养殖与疫病防治的相关知识;四川以养猪业为主,四川籍的学生就把养猪和猪病防治作为重点;山东、河北是蛋鸡饲养大省,学生对蛋鸡生产就很感兴趣,等等。为此,她把教学内容编成许多特色模块,供学生选修,满足了不同区域、不同发展方向学生的需求,深受他们欢迎。

她坚持立德树人,在育人中实施导师制。导师的职责包括:思想品德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学习习惯养成、学习实践指导、心理疏导、日常行为养成等。导师制很好地落实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学生成才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广泛扎实地实施了人文教育。历届学生们都说,李舫老师执教经验丰富、知识渊博,授课生动、深入浅出,爱生如子。谈到这些,毕业20多年的学生依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教学的源泉和灵感在鸡棚、猪舍”

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让李舫教授深深感到,只有和行业紧密结合、充分交流、共同促进,才能办好高职教育。她广泛联系企业,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校企合作。国内外30多家企业或设立奖助学金,或共建实验室,实现资源共享,或无偿向学校捐赠资金、实验实训设备,学校则发挥人才、技术优势,为企业输送毕业生、提供技术服务。

“做好防疫,不仅是动物福利,也是人类健康的保障。”李舫教授常年担任10余家企业的技术顾问。从教以来,越是公休日、寒暑假,越是她最繁忙的时候,没有一个假期在家度过,技术服务的足迹踏遍了山东和周边省份。在养殖户的鸡棚、猪舍,她总是耐心细致、手把手地教农民们做畜禽疫病预防,如何把握防疫时机、选用什么样的疫苗。在企业,她指导帮助建立科学规范的预防机制。企业和农户们都亲切地称她为“鸡鸭的保护神”。

她认为,行业的最新理论、技术、成果和信息,就是教学内容,就应该到一线去找素材、练本领。她对科研倾注了极大精力,主持着国家863计划、国家级星火项目、科技部自然资源平台项目等课题研究。

2010年,李舫教授为带头人的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2011年,她荣获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她是农业部首届全国动物防疫专家委员会中唯一来自高职院校的委员,还担任山东省动物卫生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畜牧兽医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定点联系制度工作组成员、山东省微生物学会理事等系列职务,承担了大量政府决策咨询和专业技术指导工作。

回顾26年奉献三尺讲台和畜牧行业的历程,她说:“我是农民的女儿,深知农民的辛苦;我来自农村,深知畜牧业的重要;我是畜牧兽医高职院校的教师,深感责任重大,理应为学子搭起成功的阶梯,为现代畜牧业发展贡献才智。”(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王洪涛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