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专业的“超级四人组”


发布时间:2010-11-26 浏览量:
刘晓哲 李福兰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工程测量专业的刘函仲、张赛、王晓龙和李文杰是有名的“超级四人组”。除了在北京赛区获得高等职业院校测绘类技能大赛一等奖外,8月8日这个小组又在云南昆明举办的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测绘类首届技能大赛上获得了团体比赛的一等奖。那次技能比赛在测绘业内是个重头戏,很多生产测绘仪器的公司和赞助商都去观战,在评审团成员中有中科院的院士。

    “超级四人组”当中除了有些腼腆的李文杰是女孩外,其他三名都是男孩。“男生性格比较火爆,在一起避免不了会发生摩擦,有了李文杰这个女队长,我们就能较好地合到一起了。”王晓龙这样评价李文杰。今年夏天训练的时候,王晓龙不小心连续犯了两次错误,李文杰罚他买雪糕给大家解渴,他一点脾气也没有,笑着就去了。

    其实,这“超级四人组”可不是自由结合的,他们都是在北京赛区比赛的时候脱颖而出的尖子,老师把他们组合在一起。

    谈到报考这所学校的原因时,李文杰说是奶奶的意思。奶奶觉得上高中拼死拼活考重点大学对女孩子来说太苦,不如学点技术好,于是她初中毕业就听从奶奶的建议,报考了这所学校(五年制大专)。刘函仲和张赛了解到测绘专业是学校的精品专业以后,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主动选择了这个专业。而当初的王晓龙就是想上重点本科,后来复读了一年,想学英语专业,但阴错阳差地进了这所学校的测量专业。“但来了以后,一点也不后悔,因为在这里我得到了成长!”谈到入学后的学习和生活,王晓龙真诚地说。

    四位学生最难忘的是在暑假其间进行的两个月封闭式训练。当时训练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数字化测图、水准测量,导线测量这三项。他们的指导老师李长青、崔有祯虽然从来不训斥他们,但对他们管理很严格。崔有祯老师要求细致,四人如果填写在记录表上的字写出格,或是模糊不清,在他那里都很难通过。“再拿一张表,写清楚了再给我。到外面比赛,裁判老师一看表格就决定了对你的第一印象。”

    严格的训练让四个学生在比赛中受益。“比赛时,裁判老师感慨地说,这帮学生写的表格和在外面工作很多年的老师傅差不多!”说到此处,平时一向大大咧咧的王晓龙显得特别得意。

    除了严谨的教学,最让学生们感动的是,暑假的时候,李长青和崔有祯老师陪着他们训练,一起吃简单的快餐,经常是晚上十点、十一点才回家。训练需要到公园进行,他们陪着学生们几乎跑遍了北京的大公园。“看到老师和我们在室外一起被阳光晒着,一头汗水,我们都很感动。老师们都40多岁了,太辛苦了。”李文杰说。

    除了为比赛进行的训练外,从一入学,学生的实训就开始了。“我们一上午上四节课,有两节在室内,两节在室外搞测量。平时老师也会介绍我们去外面参与一些实际的测量工作,以便提高的我们技能。”王晓龙说。大二那年,他去过天津、河北的测量工程队,参与实际的工程测量工作。“刚到工程队,我特别缺乏经验,但由于学校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所以我上手特别快。在做地形测量时,在山路上来回跑,有时候二三十里路,很偏的地方,连手机信号都没有。”谈到自己的实习经历,王晓龙滔滔不绝。“作为一名独生子,还这么能吃苦?”面对笔者的反问,他憨厚地笑了:“干我们这一行,必须能吃苦耐劳。上学后的第一课,老师就跟我们讲清了道理。”

    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过硬的专业素养,成了“超级四人组”在大赛中胜出的关键。原本,数字化测量是四个学生的弱项,到了昆明世博园的比赛场地,发现那里的地面起伏比较大,比较弯曲,这对水准测量来说更有难度。在比赛的时候,公园游客众多,他们发现有的参赛队采用“后方交会”和“司旗”的测量方法特别有效果,避免了扯着脖子大喊大叫,于是就现学现卖,灵活地采用了这两种测量办法,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完成一个水准测量的比赛项目需要两个人进行观测记录、两个人负责立尺,然后轮换,每个人必须经过所有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团结和合作是关键,每个人的素质都要全面,不能拖团队后腿。”刘函仲说。今年19岁的他已经拿到了由国家测绘局颁发的工程测量员二级技师资格证书。而在测绘业内,一般从业十年以上的人才有资格考这样的证书。同时,张赛、王晓龙和李文杰三人也都拿到了“工程测量员三级技师”证书。除此之外,由于学校注重学生多种技能的培养,即将毕业的他们还拿到了建筑行业造价员、质检员、资料员等证书。“凡是有利于找工作和职业生涯发展的证书我们在校都可以获得。”李文杰说。

    面对明年的毕业,“超级四人组”也要面临着分手,“我们中有人可能要续本,有人参加工作。但不管怎样,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嘻嘻哈哈中,四个年轻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四张年轻的脸庞定格在一帧青春的画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