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军训之歌》在浙江高校受到大学生热捧


发布时间:2011-07-24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作者:朱振岳 裘青平  来源:中国教育报

歌声是最好的集结号——浙江大学奏响《大学生军训之歌》 

  有没有这样一首歌,它出自校园的一位知名教授之手,描述了学生的军训场景,表达着无限的爱国情怀?有没有这样一首歌,它一出场就在学生中广为流传,各高校争相传唱,从此大学生军训有了自己的歌声?一首《大学生军训之歌》,因其铿锵激昂的旋律、寓意深刻的内容、饱含深情的演唱,在浙江高校中引起强烈的反响,成为大学生军训的动员令和集结号。

  “起床,集合,出发……”歌曲以高昂的口令起头,唤起了军训学员一天的活力与激情。“迎着晨曦,军号吹响,我们戎装列队军训场;风雨无阻,头顶骄阳,我们举枪比武射击场”,描写了在寂静的清晨开始行军、操练、打靶等训练任务的场景,尽显了青年的活泼和青春的亮丽。“磨炼意志,铸就坚强,我们大学生,为青春的绚丽,为人生的辉煌”,道出了军训的意义和大学生对军训的感受。“昂首挺胸,意气风发,能文能武,敢于担当”,反映高校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整首歌的灵魂所在。“今天尽显飒爽英姿,明天都是祖国的栋梁”,展现了当代大学生是有担当、有责任的一代。整首歌曲气势雄浑、旋律活泼、歌词庄严,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当代大学生军训的感人画面,而且全面诠释了大学生军训的重要意义。它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参加军训既是人生中一段辉煌的经历,也是获取精神财富的宝藏,更是历史使命的使然。

  “歌声是情感的真实流露,歌声是内心的最真表达。”《大学生军训之歌》的词作者、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教授如是说。这位“浙大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称号获得者谈道,歌曲创作的原动力源于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结束后到浙江大学视察时提出的“应该为当代大学生创作一些体现时代风貌的校园歌曲”的殷切期望,创作灵感来自浙江大学新生军训环节中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真实场景。郑强说道:“音乐的力量,可以让人体味到美好的生活意境。军训场景历历在目——同学们青春昂扬的激情和活力,令我振奋;军训结束学生与解放军官兵泪别的景象,感人至深!作为一位长者、一名老师,写这首歌,我想以自己的切身体会表达对‘责任’的理解,用音乐来丰富大学生的生活,感染大学生的青春。”

  据介绍,《大学生军训之歌》在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的同时加入了一些电子乐的元素,使曲目更加韵动,易于传唱,是一首能一边行进、一边演唱的歌曲。去年在浙江大学学生军训中,5800余名新生全部会唱。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传唱《大学生军训之歌》,他们深深感悟到了蕴藏在灵魂深处那些挑战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坚强意志,体会到了挥洒青春、指点江山的书生意气,更唱出了“谁说我们不像当兵的模样,谁说我们没有当兵的形象”的壮志豪情。记者获悉,这首旋律激昂的《大学生军训之歌》自去年暑假推出以来,已从浙大校园唱至浙江省的各大校园,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由衷喜爱,至今浙江已有12所高校在军训时传唱这首歌曲。

  作为全国第一首面向大学生军训而创作的歌曲,《大学生军训之歌》在广大学生中受到的热捧,恰恰反映了当代大学健康的校园文化价值取向,体现了大学生朝气蓬勃、英姿飒爽的精神风貌,激励着大学生勇担富国安邦的使命与责任。《大学生军训之歌》的出现,不仅提供了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益载体,更是践行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努力成为可堪大任、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才”的号召。我们有理由相信,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满怀责任的爱国情愫、激扬青春的奋斗志向将随着《大学生军训之歌》潜入学生的内心,根植思想的深处,获得不竭的动力。(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裘青平)

  《中国教育报》2011年7月24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