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导服务”让大学生助人也助己


发布时间:2011-10-11 浏览量: 信息来源: 北青网

    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了,社会责任意识增强了———

  目前,一项名为“成长计划”的公益性项目正在一些高校中试点,不少大学生都对这项活动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在担任成长向导的过程中,大学生们不仅帮助了别人,同时他们自身也从中获益匪浅。有关项目负责人指出,希望大学生们通过参与这个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项目,今后能强化自己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公益性社会工作受到大学生们的青睐

  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冯浩顺利地被选拔为“成长向导”,虽然他因为受导者中途流失而产生失败情绪,但回想这段经历,他还是感到收获了很多。

  冯浩所参加的“向导服务”其实在美国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了,它是解决困难家庭青少年成长和发展问题方面的一项有意义的服务,而在我国该项工作则还处在起步阶段。该项目以北京青少年生命教育基地为统筹单位,在国内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等六所大学作为参与学校。参与学校设专门的负责人、督导和“成长向导”,前两者一般由老师承担,每个督导老师负责五个“成长向导”的培训和指导任务。

  谈起“成长向导”的职责,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连续两期担任督导的刘曦老师是这样定位的:开展能力范围内的陪伴和帮助,提供信息和引导。重要的是通过一年的陪伴,能对受导者的成长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从而引导塑造其积极的性格和良好的心态,帮助受导者发掘自己的潜力,同时也积极提高自我。据了解,“向导服务”自推出以来已在六所学校共招募了160名“成长向导”。

  ●“成长向导”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身也收获不少

  从2009年3月开始,这些“成长向导”对黄庄、兴华、华奥等七所学校的外来务工子女提供了为期一年的“一对一”服务,指导他们的健康成长。虽说帮助了别人,但不少“成长向导”坦言,这个项目对其自身成长也具有很大的帮助。

  笔者采访了有过支教经历、在大家眼中很成功的“成长向导”唐立同学,他表示,在刚开始每周一次的见面中,自己总是围绕着学习来安排一天的计划。时间久了,孩子产生了抵触情绪,也让他产生了挫折感。他及时进行自我反思并向督导老师请教,才明白自己那样做哪是在向导,简直就是在主导。由于相处过程中采取了“平等交流,双向沟通”的理念,他和孩子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孩子也慢慢发生了改变。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向导服务”项目负责人张默教授指出,在陪伴的过程中,向导们不断反观自我,认知自我,确实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成长,正所谓“两个人的成长总比一个人的好和快”。

  ●还应继续培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向导服务”项目负责人张默教授指出,虽说通过向导工作学生们的社会工作能力提高了,但光有社会工作能力是不够的,还要在反思中加速成长,继续培养自己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用他的话说:“参与这项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活动结束之后,反思依旧要进行下去。如何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来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将是向导们接下来学习和社会实践的重中之重。”

  张默教授进一步阐述道:“向导们将自己的成长经验分享给农民工孩子,有助于他们增强上进的意识;向导们在陪伴孩子们的过程中,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的洪流中;向导们切身感知了这一切,有助于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文/黄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