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呵护孩子的心灵

——一位回乡就业女大学生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1-01-06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

  2005年7月,陈晓琴从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心理学专业毕业。那时,身为教师的父母极力劝她回家乡工作。她拒绝了。她说:“大城市还是更有吸引力,发展空间大一些。就是想留在大城市,想奋斗一番,拼搏一下。”同年9月,她进入成都市青白江区一所民办中学。 

  两年后的2007年7月,陈晓琴选择了辞职。她说:“在那所民办学校,我呆在校长办公室,专业不对口,没机会上课。” 

  碰巧,当年老家德阳绵竹市恰恰要招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很对口。笔试、面试一路顺利,2007年9月,陈晓琴来到绵竹市富新中学。 

  返乡后,陈晓琴是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专业非常对口,自己在大学学到的东西都能派上用场。地震后,陈晓琴更忙,更充实了。 

  “我们这里有2名学生遇难,7名学生受伤。学生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没有很特殊的反应。”陈晓琴说,“但是,在个别学生身上也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地震后,师生在板房复课。一个女生因为受了地震惊吓,一直不说话。班主任老师找到陈晓琴说:“她失语了。”她跟前来援助的心理专家一起,为小女孩做心理疏导。一段时间后,小女孩的病状渐渐消失。 

  近年来,读书无用的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农村的家长和学生。科任教师说,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完成得不好,质量很差。“不少学生原本很聪明,但精力没有花在学习上。” 

  面对这样的情况,陈晓琴很着急,在课堂上,陈晓琴根据心理学知识和自己的体会,教给学生很多学习方法。 

  她说:“很多学生都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失分。我就教给他们一些注意力培训的小方法。比如说,让学生规定自己10分钟完成某项作业任务,并且相互监督。这样,他们就会集中注意力。” 

  2009年5月,初二某班的一个女生非常叛逆。父母离异,跟着爸爸的她感觉很孤单,内心有很多话想说,就是讲不出来,表面上依然装得很坚强。 

  她学习消极,情绪低落,成绩中等。在比较闹的环境里,也会感到孤单,几乎没有朋友。每次跟爸爸产生了冲突,她就来找陈老师。 

  “我也很困惑,学生的很多问题我也没办法彻底解决,但我能陪伴他们走一段。”陈晓琴说。 

  陈晓琴发现女孩普通话不错,就鼓励她报名参加学校广播站。加入广播站后,她很开心,终于感觉到生命中还有很多阳光。 

  “她对我建立起了信任感,每个月都要见一次面,有心里话也愿意跟我说。我也竭尽全力支持她,陪伴她,稳定她的情绪。”陈晓琴说,能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家乡的孩子,让她感到很高兴。(记者 李益众 刘磊) 

  《中国教育报》2011年1月5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