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国家战略 助力自贸港建设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海事学院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30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5年10月30日08版

在海洋强国建设深入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蹄疾步稳的关键阶段,海洋经济已成为海南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增长极。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海事学院立足琼岛海洋资源禀赋,紧密对接自贸港航运产业升级与海洋强省建设需求,以产教融合为纽带,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构建起“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人才链支撑服务链”的办学格局,为海南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精准布局学科专业 筑牢人才培养根基

学科专业建设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根基。海事学院以航海技术为龙头,构建起覆盖本科与专科、贯穿航运全链条的专业体系,形成了与海南涉海业态高度适配的学科布局。其中,航海技术专业主动对接海洋强国战略和海南自贸港建设需求,高标准建设航海技术国家级别高水平专业群。航海技术本科专业填补了海南相关领域职业本科教育的空白。

针对海南海峡轮渡提质、岛礁旅游开发、自贸航运升级等核心需求,海事学院精心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开发“船舶操纵避碰驾驶台资源管理”等实战化课程,创新采用“模拟器仿真实训+实船见习+跟船实习”“三位一体”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沉浸式训练中锤炼专业技能,使其能够快速适配岗位需求。

深化产教融合 打造留琼人才高地

近年来,海南奋力开展海洋强省建设实践,进一步提升海洋经济综合实力。如今,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更是让海南驶入海洋强省的“快车道”。随着千亿级以上的海洋产业集群和海洋渔业、海洋航运、海洋油气等百亿级产业集群的发展,海南自贸港建设急需一支扎根本地的高层次航运人才队伍。海事学院深耕产教融合,通过“校企协同育人+产业学院共建”双路径,构建起从人才培养到就业落地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目前,海事学院已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等43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其中,10余家形成紧密的产学研共同体,通过“高级海员订单班”实现“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毕业生整体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水平,更有68%的毕业生选择留琼就业,成为自贸港航运人才的“主力军”。与中国地质调查部门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共建海上实习实训基地,依托“海洋地质二十六号”综合地质调查船,组织学生开展海上实操、跟船研学与地质调查辅助作业,强化航海技术与海洋科学的跨领域实践能力;与华洋海事中心有限公司合作开设“华洋传奇班”“华洋奋进班”等冠名班级,共同开发“航海英语”“船舶操纵”等企业定制课程,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定向培养符合国际航运企业需求的高级船员与船舶管理人才。

2023年,海事学院牵头建设的省级海南航运产业学院获批成立,标志着产教融合进入新阶段。海事学院联合企业开发新海港场景船舶模拟操纵系统、双泰号船舶模型等专属实训资源,还为海峡企业船长提供进港、应急等专项培训,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同频共振。与海口海事部门共建的“政校企协同育人基地”,更让学生直接参与海上交通动态监控、船舶污染防治等实战项目,实现“学在产业链、练在实景中”,在实践中提升服务自贸港的核心能力。

科技服务双轮驱动 支撑产业提质升级

依托海南自贸港国际航运发展与物权数字化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海事学院将科技创新与行业需求紧密结合,近一年联合中国地质调查部门海口海洋地质调查中心发表论文两篇,申报船舶节能技术、智能导航系统等领域专利7项。教师团队主持的“自贸港背景下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研究”等省级课题,更为海南航运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实现“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一线”。

作为海南省仅有的一所具备无限航区船长、轮机长培训资质的院校,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海事学院构建起覆盖海船、内河、渔船的全类型培训体系,累计培养3600名航海类毕业生,完成社会船员培训4万人次,承担全省70%的船员培训任务。2025年,新增无限航区轮机长、大管轮培训项目后,学院更成为省内规模大、资质全的航海类培训基地。从全国首期外籍船员证书换发到面向孟加拉国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输出课程标准,海事学院正以专业服务推动海南航海教育走向国际。

强化师资平台建设 提升行业话语权

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海事学院办学质量的核心保障。学院拥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专任教师中教授占比超20%,聘请50余名船长、轮机长等行业专家深度参与教学。其中,远洋船长、学院副教授魏爱民领衔开发的“船舶操纵避碰驾驶台资源管理”课程,学生全国统考通过率达95%,位居全国前列;教师团队主编的14部校企合作教材,被20余所院校选用。

在国际化办学方面,海事学院与泰国皇家理工大学等院校开展交换生项目,组织学生赴“新红专”轮智能船舶实训中心开展实训,并通过承办国际航海论坛、参与STCW公约履约研讨等方式,推动海南航海教育标准与国际接轨。在2025年中国国际海员论坛上,海事学院院长、教授黎冬楼受邀发表《自贸港背景下航海人才培养的海南模式》主旨演讲,赢得来自政府部门、国际组织、航运企业及海事院校的近300位专家代表的广泛认可,让“海南模式”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

构建多元服务体系 赋能海洋经济发展

海事学院创新构建“政校行企”“四位一体”社会服务体系,将服务触角延伸至海洋经济发展各领域。依托25项船员培训资质,建立起覆盖内河、渔业、游艇等多元培训体系,有效补齐了海南涉海人员技能培训长期依赖外省的短板;协助三沙市船务管理部门等单位完成船员招聘与考核近千人,参与海南海事部门船员适任考试标准制定,为行业规范发展提供支撑。

从教师受聘为海南省航海专家参与海事案件调查到为南海维权、海洋科考提供专业培训与技术咨询,从全国航海科普教育基地年均接待研学人员2000余人次到承办多项涉海类竞赛及评审工作,海事学院正以全方位服务融入海南海洋经济发展生态。

服务国家战略,深耕琼岛沃土。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海事学院通过专业、产业、服务的深度融合,已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航海人才培养“海南模式”。展望未来,海事学院将深化职业教育“新双高”建设,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拓展国际合作,为海南构建“深蓝经济”新增长极、服务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更加坚实的“海科大力量”。

(袁俊鸿 叶霖嘉 阮毅 胡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