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金13银6铜!金职大再次“霸榜”世校赛,全国领跑的背后是“五金”硬实力
发布时间:2025-10-11
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于近期圆满落幕,金华职业技术大学用实际行动践行“六干”精神,以8金、13银、6铜延续去年的战绩,继续领跑全国高职院校。奖牌的背后,是金职大深化“三教”改革、攻坚“五金”建设的硬核支撑,是金职人“勇争第一、敢创唯一”的生动诠释。
金专业、金课程、金教材筑基,通过产业需求深挖“金选题”。技能大赛基于教学、高于教学,更要引领教学。学校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展示的参赛项目都是与产业需求、区域发展、先进技术等紧密关联的“真考题”。学校“收官之战”——人工智能赛道是由农学院与信息工程学院跨学科组队,通过“人工智能+农业”模式,解决浙江丘陵地区茶园病虫害防治难题。赛后,指导教师之一农学院副院长姚刚表示,只有大力开发智慧农业类的课程和教材,才能踩上点、赶上趟。面对技能大赛拟出的“新课标”、产业发展提出的“真考题”,倒逼学校持续优化专业设置、提质升级课程教材,实现“产业需求—专业设置—质量评价—动态调整”的闭环。
金教师铸魂,通过团队协作打造“金教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就是“人和”。获得“开门红”首金的医学技术赛道除了孔慧梅、刘超群两位指导教师外,教练团队中还有其他3位临床教师。一提起此事,孔慧梅感动到几乎落泪,她说,吴湘杰、胡静、史宇晨是她最坚定的战友,他们不挂名、不求回报,全程陪同、出谋划策,没有他们的鼎力相助就没有这枚沉甸甸的金牌。诸如此类的事件,发生在各个赛道。走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领奖台,不仅仅是台上师生的荣誉,更是无数人默默托举的回报。正是通过高效协同、以老带新、群策群力,才能构建起一支人员稳定且结构合理的高水平金牌教练团队。
金基地助力,通过产教融合聚拢“金资源”。技能大赛中的难点,也是人才培养的卡点。要想突破难点和卡点,离不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今年,各赛道的参赛团队把项目搬进了学校附属医院、附属幼儿园、附属动物医院、精密制造产教园以及产教联合体和产教融合共同体所在单位。政校行企协同发力,参赛师生才能不断了解新设备、吃透新技术、洞察新需求,既能提高参赛项目的含金量、含“智”量,还能助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双向奔赴”。
(通讯员 许俊俊)